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天臺縣重拳打擊石材盜采躲貓貓
近期,天臺縣有關部門對始豐街道石溪片的非法采石點進行強力整治,天臺縣國土局葉海明局長告訴記者,這次政府打擊非法采石使出了重拳,那些非法采石者再也不敢與執法人員躲貓貓了。
始豐街道石溪片是天臺縣產量最大的白砂巖石材老礦區,開采始于清末時期,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長期以來,這里的石材主要在地下開采,上世紀年80年代最為興旺,地下礦洞有28個之多,石板銷往浙江各地,開采方式也從純手工發展到機械化。歷經1OO多年,這里已形成了一個個直徑四五米、深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礦井,好比龍潭虎穴,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5月29日,天臺縣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嚴厲打擊非法采石活動的通告》,通告張貼在非法采石點和附近村莊的醒目位置。與此同時,公安、電力、國土、交通等有關部門聯合行動,分頭負責調查各違法采石點的采石時間、采石方量等具體情況,切斷非法采石點的電源,在合法礦點樹立采礦權告示牌,接受社會監督,防止越界開采,分發宣傳資料,教育、勸導駕駛員拒絕運輸非法開采的石料等工作。
天臺縣國土局還總結摸索出了“三拆除一巡查”的有效方法。從6月初開始,該局會同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在非法采石業主自行拆除的基礎上,逐一檢查清理,確保所有非法采石設備一律拆除,所有非法采石輔助用房一律拆除,所有非法采石的供電線路一律拆除。曾親臨過拆除現場的縣府辦副主任姚日耀,說起當時的情景,感觸頗深。他說:“拆除阻力很大,我們的決心更大。我們要求采石機械,必須強制搬離;運輸吊桿必須全面截斷;輔助用房的墻體必須徹底推倒;電管員不得擅自為非法采石點接通電源等。”
“‘三拆’是釜底抽薪,完全斷絕了非法采石的基本條件。如果想繼續偷采,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和前期準備,這為再次打擊贏得了時間。”葉海明深有感觸地說。整治初期,天臺縣國土局和始豐街道各抽調10人,組成聯合巡查執法隊伍,分3組進行全天候、不間斷巡查。巡查次數相當密集,一個上午往往巡查好幾回。有時,第一組前腳剛走,第二組后腳緊跟著來到。非法采石者摸不清執法人員的行動軌跡和巡查規律,顯得無所適從。招募的小工天天提心吊膽,不能安心干活,加上開采工具多次被沒收,一整天幾乎干不了什么活兒。長時間賺不到錢,他們只好到別處另找活計。非法采石業主招不到小工,也是導致歇業停采的原因之一。
天臺縣國土局葉海明局長告訴記者,這次政府打擊非法采石使出了重拳,那些非法采石者再也不敢與執法人員躲貓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