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村官聯合福州大學建立石材加工教學實踐基地
2012年7月5日“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石材加工教學實踐基地” 在赤湖鎮西潘村建立并掛牌,這是我省唯一一個院村合作建立的石材加工教學實踐基地。該實踐基地在為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提供學習實踐平臺的同時更為農村石材加工生產提供更多專家技術服務和項目支持,實現高等院校與農村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的雙贏局面,進一步促進農村科技應用,優化石材加工與生產。
漳浦縣赤湖鎮擁有豐富的
花崗巖石資源,是閩南主要的石板材加工地之一,擁有石板材加工企業近70家,年產值2億多元,板材成品暢銷全國乃至西歐。西潘村尤以盛產石材聞名于外。然而近年來
石材市場不佳,石材的質量和銷量均有所受下降。
西潘村大學生村官盧鎮河了解此情況以后,結合自身所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優勢,多次與母校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老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大學生村官盧鎮河4個多月的不斷協商與聯系,最終使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西潘村達成共識,決定在西潘村建立福建省首個院村合作石材加工教學實踐基地。當日,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書記盧杰代表學院為西潘村授予牌匾,西潘村兩委成員、大學生村官盧鎮河及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參與了授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