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山東平邑縣質監局“網格化”模式監督石材產品質量
山東平邑縣質監局探索實踐“網格化”執法模式帶來新變化,執法模式改變以后,我們辦理的質量違法案件的質量也有了質的飛躍和提升,企業也都比較認同這一模式!
據了解,長期以來,該局實行的是“大包干”的執法模式,即全局統一成立一個行政執法大隊,所有的行政執法業務均由他們去組織和落實。但在執法工作實踐中發現,由于轄區內的行政執法工作的涉及的面廣、業務量大,行政執法工作的效能只能用“管得過來”來概括。
平邑縣是“中國花崗巖之鄉”、“中國石材之鄉”,目前擁有較大規模的花崗石礦山100處,大小石材經營戶達1200家,年加工銷售各類板材3000萬平方米,石材經營網點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0年來,平邑縣石材產業實現總產值30億元,利潤4.9億元。2008年該縣建成了集加工、展銷、質檢、培訓、物流、倉儲等于一體的中國(平邑)國際石材城,是目前江北最大、全國檔次最高的石材加工生產營銷市場。這些石材生產加工企業和市場全部集中在縣城駐地和臨澗、鄭城等鄉鎮,為確保石材產業集群的產品質量,該局把石材產業相對集中的區域劃為一個行政執法網格,專門抽調具有石材監管經驗的行政執法工作人員,進一步加強了監督管理力度。
“網格化”行政執法工作模式的實施,能使行政執法工作的針對性更強,行政執法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提高更快,并且從根本上避免了“大包干”式行政執法模式的各種弊端,提高了行政執法工作質量和效率,受到了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