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岑溪市花崗巖石材廢料變成香餑餑
岑溪市花崗巖儲量豐富,達20億立方米,尤以“岑溪紅”花崗巖石材聞名世界,現全市已開發礦山200多座,興建板材廠400多家,全市年生產花崗巖荒料達30萬立方米。
然而,受物理性質所限,岑溪花崗巖成材率在20%~30%之間,這導致礦山、石材企業每日都產生著礦渣廢料,處理廢料成為岑溪市政府和礦主頭疼的事情。岑溪市糯垌鎮副鎮長趙祥說:“光是糯垌鎮,就分布著30多個花崗巖礦,大部分礦已開采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礦內的石材廢料如山高。有的礦主不負責任,將廢料往公路邊一倒了之,造成了環境污染。”
現在,當地政府正大力發展花崗巖廢石料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往日堆積如山無人問津的廢石料,搖身一變成為了石材加工企業又一個賺錢的寶貝。
岑溪市糯垌鎮新塘村的岑溪廣袤新材料有限公司內,公司副總經理潘英森說:“以花崗巖廢石料為原料,目前公司日生產水磨砂石達1000噸。經洗砂、經水洗、球磨、砂粒破碎、除鐵、浮選黑云母、真空吸離等一系列工序后出來的水磨砂粉是寶貝,能制作高級陶瓷、玻璃,還能制石材、混凝土以及鉀肥。因技術含量高,應用廣泛,水磨砂粉銷路不愁,今年年內工廠還得擴大產能。”
“水磨砂粉是寶貝,能制作高級陶瓷、玻璃,還能制石材、混凝土以及鉀肥。”
有不少礦山業主認為,隨著廣袤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正式投產,岑溪市花崗巖產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都邁出了新的步伐。
潘英森表示,以前礦山企業自行處理石材廢料,每噸廢料得支付3元~4.5元處理費。現在公司主動收購廢料,每噸廢料有4元~5元的利潤,不少礦主嘗到了甜頭,主動送廢料上門。
潘英森表示,企業的經營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目前公司存在著破碎生產線生產量飽和,選礦生產線“吃不飽”難題。
為了克服難題,岑溪廣袤新材料公司將進行二期投資建設,今年計劃在大型花崗巖礦山內建設粉碎生產線,工程投資額達7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