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巴西耶穌基督石雕像的14個絕美瞬間
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于1931年10月12日建成,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重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噸,高三十八公尺,張開的雙手寬28公尺,基座同時也是一座能夠容納150人的天主教堂。耶穌像由波蘭裔法國藝術家朗多夫斯基(Paul Landovsky)所設計,他一九二六到一九三一年間先在法國造好雕像片段,然后運到巴西組裝,整體采用水泥材質,歷時四年建成,也堪稱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在里約市區里幾乎各個角度都可以看見它!
耶穌像的材質分成外殼和內容填充物兩大部份。
外殼參考當時著名的雕像設計師Aleijadinho慣用的一種pedra-sabao石材,
這種類似浮水石的材質雖然較軟,用手隨便一刮就會留下痕跡,但可長時間保存,
即使環境溫度變化也不致龜裂變形。
那個年代,巴西工藝師們不善處理這種材質,
因此由一名波蘭設計師Paul Landowski將設計圖帶到法國去制作,
完成后再運回巴西,用小火車載上山組裝。
為了避免海邊的鹽化作用破壞耶穌像,美國捐了一些鈦給巴西用來保護耶穌像。
至于耶穌像的填充物,是一種砂、糖和鯨魚油的混合物,
當時普遍用于建筑物,但其中含有鹽份,因此完工前利用電的原理,
破壞鹽的化學結構,確保耶穌像建造中的基督像的安全。
即使小心保護,隨著時間久遠,耶穌像還是需要修修補補。
仔細看,會發現由于修補的石材不一,
耶穌全身的顏色并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