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yè)門戶網(wǎng)站
奇石協(xié)會:全國僅一家奇石價值評估機構,現(xiàn)在不少估價與實際價格相差很遠
一堆奇形怪狀的石頭 ,吸引了11.7萬人來,還促成了1億1167萬元的交易。到底怎么了?
5月16日,“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奇石博覽會?痰諶?熘泄?韃抗磐嫖幕?糜謂?rdquo;在溫江落下帷幕。博覽會上一塊重4噸的奇石,8.5億元的標價始終堅挺。一塊石頭為什么這么貴?奇石收藏 是否跟古董、蘭草等一樣,不少以作假濫竽充數(shù)謀取暴利?昨日,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常務理事鄧澤民接受訪問,解密奇石收藏交易標價與成交價之間巨大差距的問題。
怪象:標價8.5億6000多萬賣
賣8.5億元的石頭,是一塊產(chǎn)自四川會東縣的金沙彩奇石 ,高1.6米左右,需3人才能環(huán)抱。藏家肖傳星取名“錦繡中華”,石頭表面有五光十色的紋理,其中上下兩條形似河流的醬紫色紋理被稱為“長江”、“黃河”,據(jù)稱,這塊奇石經(jīng)專業(yè)測定每噸可能含有50克黃金。“2008年,有上海人出價3000萬,我沒舍得賣。” 不過,肖傳星坦陳,自己的“心理價位”是6000多萬元,“有人出到這個價,我可能就賣了。”
可為什么這塊石頭能標8.5億呢?
回應1:與炒蘭花不同奇石很唯一
“標價只是一個藝術價,和實際成交價格相差很遠。”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常務理事鄧澤民一語中 的。“不同地區(qū)石頭的價格不同,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價格較不發(fā)達地區(qū)更高。”鄧澤民認為,奇石收藏和蘭花收藏不太一樣,蘭花種植多為商業(yè)驅使,奇石收藏則更具藝術性。石頭的孤品性區(qū)別于其他藝術品,沒有兩塊完全相同的石頭,且地域性非常強。
奇石價格 因此是“藝術價”,是個估價。估價有無上限?鄧澤民介紹,石主對自己收藏的石頭有個估價,是要接受這個圈子里別人認同和評價的,而且奇石價值評估是有“終裁”機構——世界品質評鑒委員會海上藏石評估委員會,但目前全國僅此一家,“要給收藏界每塊奇石定價,不可能做到。”
回應2:不易作假最高賣1.3億元
盡管估價“水分”很大,但百萬千萬的成交價格也足夠令人咂舌。剛落下帷幕的“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奇石博覽會?痰諶?熘泄?韃抗磐嫖幕?糜謂?rdquo;上,就有一塊金沙彩奇石賣出450萬元。
據(jù)稱,國內已成交奇石最高紀錄為1.3億元,為一塊名“小雞出殼”的內蒙古瑪瑙石。
鄧澤民介紹,小石頭存在一些低級的作假方法,比如用硫酸在石頭表面燒出“龍”、“字”等痕跡提價,但“都上不得臺面,真正的奇石精品 作假是做不出來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算是人工仿造作假,那么多細密的紋理要做像,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