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說到外包,眾石材人都不約而同地回答道:“這不是石材行業的常態嘛。”
寶帆大理石董事長陳鴻銓告訴記者,外包是水頭石材企業生產的一個主要方式。因為外包,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不但不用操心工人的衣食住行,還能減少管理費用,降低成本。
那么,包工頭與企業之間又是怎樣的一種合作關系?陳鴻銓表示,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包機臺給保底金額,另外一種就是機人全包。包機臺給保底金額,就是包工頭包下工廠的一臺設備,按計件的形式,在規定量以內都是一個價格,超出規定的量則另算。而機人全包,就是設備和人員都由包工頭自行提供,沒有保底金額,全部按計件,多勞多得。
大企業一般都會自備設備,采用的是保底金額的方式。而小企業,往往為了節省前期成本投入,會選擇機人全包的方式,把某一工序全權承包給包工頭,由包工頭自由分配資源。
“外包往往注重的是量,工藝精細程度還有待考量。”陳鴻銓表示,隨著客戶對品質的要求逐漸提高,未來企業外包份額可能會逐漸縮小。而廠工數量的多少很可能會成為衡量一個企業規模和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盈磊石材董事長陳生持不同的觀點,他說,相對于公司其他預算,外包部分一直保持比較平穩的態勢。因外包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決策,除非可能采購設備,公司不會輕易改變外包的預算。他認為,外包服務正在擔任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正從簡單的開源節流向基于質量與價值的合作關系轉變。
“外包質量有好有壞,這是不可否認的。以前企業對外包沒太多要求,只要完工就好。現在不一樣了,企業對品質要求提高了,包工頭們要生存下去,也必須提高自己團隊的作戰水平。”陳生認為,對于共性工序,實行外包是無可厚非的,而對于非共性工序,倒是可以轉為公司自主管理或運營。
來源:南安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