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 |
賓大博物館修復現場,中美專家共同制作填充物
本報記者/趙全敏
“修復二駿像一場考試,我們就要交卷了”。5月25日,赴美修復“昭陵二駿”的工作接近尾聲,中方修復組組長楊文宗對隨團記者說出這番話時,帶著一絲忐忑。6月1日,此次赴美修復工作結束后的發布儀式將在美國紐約舉行。陜西省唐大明宮遺址文物保護基金會國際事務專員王友群是本次赴美專家組的領隊。近日,《世界新聞報·鑒賞中國》周刊記者與正在美國的王友群取得聯系。電話中,王友群講述了與“二駿”修復有關的一點一滴。
陜西石場無償提供石材
整個五月,“醫唐馬”是美國費城的一個熱詞。美國人所說的“唐馬”,指的是中國唐代石刻藝術精品“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上世紀初,兩駿被盜賣到美國,現藏于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其余“四駿”藏于西安市碑林博物館。去年4月,賓大博物館向中方發出共同修復“二駿”的邀請后,大明宮基金會便開始在全國招募文物修復志愿者,最終確定由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的周平、劉林西和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楊文宗三位專家赴美修復“昭陵二駿”。
5月7日,三位中國專家帶著唐大明宮遺址文物保護基金會頒發的“通關文牒”到達賓大博物館,同時帶去的還有陜西的石頭。“我們本次修復使用的石粉都是從國內帶過去的。按照歷史記載和專家的判斷,雕刻‘昭陵六駿’的石材取自陜西省富平縣北山。”王友群說。富平是有名的“石刻之鄉”,也是唐十八陵中5個帝陵所在地。
“帶到美國的就是富平北山采石場的石粉,我們還背來了許多質地非常好的石頭,為了保證材料吻合,對石材事先做了測試和化驗”。
王友群說,這些石粉沒有花一分錢。陜西人幾乎都知道這些材料是為了修復“昭陵二駿”用的。尤其是很多陜西的石刻家,對修復工作給予了非常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