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禪家有“活在當下”一說,意為放下過往煩惱、舍棄未來憂思,專注享受當下的生活。梁建坤,云浮著名石藝雕刻大師,正是以石踐行這一從石器時代簡單的鑿刻技法,到如今百家爭鳴,石雕技藝的創新與推廣匯聚了無數藝術家的血汗。巧色,作為從古流傳至今雕刻技藝中的絕活,成為“中國石都”云浮工藝主流產品卻是近十數年的事情,而這其中就凝聚了梁建坤的心血。
“玉的皮色形成是玉石天然次生色,顏色有黑、紅、黃、栗等等,其繁多的種類可以給工藝師更寬廣的創作構思空間。”梁建坤如此說。這位聲名遠揚的石藝雕刻大師,在云浮首創的巧色玉石雕刻工藝,是以石皮為主、玉料為輔,巧妙利用原石固有色彩、色形進行創作的技藝,改變了本地以往“去皮留玉”的雕刻習慣,也成為云浮石雕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隨著工藝美術的發展,藝術在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走進生活的同時,也在生活中取得了用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梁建坤正是在這種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從生活中提取素材,讓雕刻作品保持在高雅層面的同時,又帶有生活的氣息,從而讓石雕融入生活,也讓生活融入石雕。
一方靈感來自水東古村鑊耳墻的茶盤《茶韻飄鄉》,古色古香;一籃晶瑩剔透的《碩果豐盈》,野趣十足;一份代表豐收的《吉慶豐年》,滿溢喜悅……雖則“生活”從來都是一個廣泛的命題,但這些從生活中截取片段和靈感雕琢而成的作品,帶著濃厚的個人風格和感情色彩,表達了梁建坤積極樂觀的生活觀,展示了安寧祥和、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也是古人所追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真實寫照。
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所發生的事件,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人所記憶的畫面,而石藝雕刻卻能成為永恒的記憶載體。近期風靡石材圈的《老高豬雜粉》,除卻精妙布局、高超技藝,更為動人的是其中所記錄的情感。梁建坤爽朗地笑著:“老高是我的小學同學,我們一班同學三十多年來經常都在老高的餐館相聚,品嘗一碗可口的豬雜粉。當我想做一件作品,讓同學們一看到都能想起一同走過的歲月,這碗豬雜粉當之無愧成為首選?!?/span>
一個有靈魂的藝術家,其作品必不可缺乏對生命的感悟,梁建坤亦然。他帶著幾許感慨地提起最為珍愛的作品:“我家在陽臺種了兩棵蘆薈,已有十多年。有一天我突然萌生了雕刻一個蘆薈作品的想法,于是按照這兩棵蘆薈的模樣,用玉石雕刻出了《薈翠一螳》這個作品。作品完成后十多天其中一棵蘆薈枯萎了,當時十分感觸,總覺得它的生命與靈魂都在我的作品里得以延續?!?/span>
《薈翠一螳》
除卻沉醉于藝術創作的樂趣,梁建坤也一直積極投身于石藝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談話到最后,梁建坤地談到了石藝雕刻培訓班,談到了目前正忙于籌備并將攜作品參加的2016廣東(云?。┦噭撘獯筚?,目光熱切,語氣溫煦。
從一個富有天份的年輕人到一位享譽盛名的大師,不是單純的天分與幸運疊加所能造就的,而是依賴于從不停下追夢的腳步與那顆對生活的美好敏感的心靈。也正是因為如此,梁建坤的作品中蘊含著生命與美好,讓人為之動容,為之期待。
梁建坤
廣東省云浮市人,1971年生,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云浮石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云浮西雅房書畫社社長。
2011年入選云浮市首批“石材工藝美術大師”,2012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受予南粵技術能手及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受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2014年獲廣東省優秀民間文藝家榮譽稱號,2015年獲云浮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多件石藝作品由云浮市博物館永久收藏,并獲國家級、省級十多項金獎,分別獲一、二、三屆“廣東省(云浮)石藝創意大賽”四個金獎。
來源:石海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