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畢業=失業,這是流行于當代大學生畢業季最常見的新聞搜索詞,這表明人才沒有工作崗位可以就職,但在石企中,一種截然相反的現狀使石材人焦頭爛額。
不管是年末的鋪天蓋地的招聘信息,還是開年之后石材加工廠的工人不能陸續按時到崗,或者直接表示不再繼續來工作,這些對于石材企業,無疑都是沉重的打擊。究竟在石材圈子這種招聘熱潮是因為年末所致,還是長期所面臨的一種現狀,還是石材圈已經面臨用工荒的這一窘境,值得大家在心里打上一個疑問。
外地工人占據工廠半壁江山
石材行業,大多都不屬于國企,但是一到年末,就會發現很多石材廠早已停工不再生產,很多外地務工人員都要回家團圓,所以每到這個時候提前很久放假成了各大石企之間的公開秘密。
石企的眾多一線員工多來自江西、河南、安徽等外地,這群異鄉追夢人中,多為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且多為幾個鄉親一塊結伴進廠,到快過年的時候,過年回家團圓成了他們共同的年末愿望。
年末的招聘熱潮,春節帶來的影響必不可少,但是招聘熱潮就真的只會因為春節而爆發嗎?答案顯然不是。
石企員工呈現老齡化
如果到過石材加工廠,會發現這里的一線工人年齡普遍呈現出老齡化現象,年輕一代人很少有在這里做最簡單機械性的工作。一方面家里不愿意讓年輕人去做這種工作,一方面年輕人自己也不愿意進來。這一點,已經不再是一個個別企業現象,而是越來越成為所有石材人的共識。
如今的年輕人更愿意投身在大城市,像北上廣深都是大家最期待也是最渴望留下的地方,因為往往大城市都代表著機遇與夢想,而像水頭或者其他以石材出名的小城鎮并不在大家所考慮的范圍之內。
遠赴他鄉的異鄉人常年在外奔波,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是該回去多陪陪家人的時候,但擺在石企面前的卻容不得帶著情懷做事,因為舊人的離去,不得不考慮新人的繼承,但顯然情景不容樂觀,有經驗的老手已經供不應求。
技術工人成最缺職業
“CAD制圖和廠長這兩個是至關重要的角色,但這兩個角色往往也是特別容易流動的、不穩定的,而這也是整個石材行業的通病。”力諾共享工廠負責人王金洲講道。
石企之間對于人才的求機若渴,使得有技術的工人成為了最緊俏的崗位需求,再加上對于技術工人的挖墻腳,也更加攪渾了石企用工現象。雖然石材行業目前的工業化程度還沒有像其他產業走的那么靠前,但是工業化4.0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一旦能夠掌握新技術的年輕人沒有及時補充進來,那樣勢必會有更大的難題在考驗著整個石材群體。
石材加工智能化有助解決用工荒?
石材行業朝著精細化不斷地前進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工業化的嵌入,對于石材加工而言,“臟亂差”的標簽將在未來某天成為過去式。工作環境的改善,工作的智能化兼具挑戰性,都是吸引年輕人駐足的良方,只要能給年輕人看到未來,看到希望,那么人才留下來并投身在石材行業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石材加工逐漸地向智能化靠攏,對于用工荒可能并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卻是一個吸引年輕人能夠進入石材行業,從而改善如今石材員工老齡化的一個良方。但是石材行業是否會走好這步棋,是否會朝著眾人所期待的方向前進,只能在未來見分曉。
編后語
2018開年便揭開了石材用工荒這一局勢,而解決這一問題,是要依靠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以此擺脫這道難坎兒,還是穩住老員工,現實已經為我們說明了選擇的方向。但真要實施起來,單靠某一個石材企業、某一個研究機構顯然是不實際的,所以,石企掌舵者握好手中的方向盤,不僅對于自己的企業而言有利,更是對于整個行業的一種尊重。
來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