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天然石材和巖板
二者不相等,不要誤導消費者!!!
前段時間看到朋友圈發來的《巖板與石英石、天然大理石有什么區別呢?》一文,看了之后過節的心情受到嚴重的影響,不能平靜。看了文章后,筆者用這句古話來形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知巖板給了該小編什么好處?也不知道大理石怎么招惹他,惹他了,使他對大理石如此刻骨的仇視,將大理石寫得如此不是。對大理石的優點只字不提,避而不談。而對于巖板的優點從其制造工藝到巖板的優點簡直高捧到“肉麻至極、無以復加”的程度—“巖板其質感、紋理極大還原了天然石材。”這真的是事實嗎?
筆者不想對巖板的優劣做評價,只是公正地說巖板無論如何怎么模仿天然石材的圖案,紋理,就是借助于天紋級別的光學鏡頭拍攝、借助世界最高級別的掃描儀掃描天然大理石的紋理、最高清的打印機打印天然石材的紋理,天然石材表面那更細微的晶質、天然大理石那有如西施的神韻、風采巖板是根本做不到的,也永遠做不到的。
就如大理石瓷磚模仿天然大理石多少年了,至今也沒有超越天然大理石,也永遠達不到天然大理石級別的顏色、紋理。巖板也如同此理,因為它們是同宗同源,同一血系,豈可能發生基因的根本突變呢?
任何事物都是辯證和相對的,沒有絕對之說。
天然大理石固然有天然大理石的缺點,但也有許多的優點,不然天然大理石不會歷經近千年創造了無數的像巴黎圣母院、米蘭大教堂一類諸多聞名世界的輝煌經典建筑,天然石材雖然有許多的缺點,到了現代依舊受許多設計師和大眾的喜歡,被應用于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會堂等眾多的現代建筑中;
巖板無論它有多少超越天然大理石的優點,克服了天然大理石的缺點,但巖板終究是巖板,它是與天然大理石本質上完全不一樣的材料,二者是根本不能劃等號或劃大于號的,也不能彼此“稱兄道弟”的。
小編試圖以巖石板的某些優點與天然大理石魚目混珠,以天然大理石的缺點與巖板的優點對比來抬高巖板的身價,特別是“其質感與紋理極大地還原了天然石材”很容易誤導消費者“巖板的質感與紋理”可以與大理石相等,二者相同。
更為誤導消費者,令天然大理石可能蒙受不白之冤的是巖板優點中“材質天然,環保無毒”,此話的弦外之音稍有點頭腦之人都能看懂,明白其中之意。
這種觀點與多年前說大理石有輻射的說法極其雷同,相似。但天然大理石有輻射這種謬論早已被國家的權威檢測機構、協會所推翻,筆者可以明確地說天然大理石所存在的微量輻射完全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而且是A類裝飾材料標準,對人根本不造成任何危害。
圖1、圖2為世界著名的,輝煌建筑物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就是用天然大理石建造的。
米蘭大教堂并沒有因為圖1所談到的天然大理石的缺點而影響了其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沒有因為圖1談到的天然大理石的缺點使該建筑拒絕使用天然大理石。
圖4米蘭大教堂外墻的色差嚴重,但米蘭大教堂沒有因為色差而影響其在世界建筑中的顯赫地位,并沒因為色差招來大量的非議,相反,因為色差才體現了教堂的魅力,與環境相適應。
圖3為北京人民會堂,并沒有因為天然大理石有圖1所闡述的缺點,選擇了其它建筑裝飾材料裝飾。
就大理石的紋理而言,眾所周知,大理石的品種繁多,同一塊料的顏色、紋理不同,片片皆奇,片片各有其特點,巖板可以仿一顆料、二顆,三顆料的大理石的紋理,但不可能仿四顆、五顆、六顆料的大理石的紋理,更不要說幾十顆、甚至百顆以上的大理石的紋理。
這說明了巖板在重大工程項目的應用上巖板必定會出現顏色、紋理完全相同之處。
而天然大理石幾千年來的魅力四射之所在,就在于它這種任何材料都不可能超越和模仿的天然協調的色差、及恣意奔放的紋理。筆者是大理石的絕對粉絲,忠實擁護者,但也是順勢者,歡迎新材料的出現,甚至新材料可以替代天然大理石。
因為天然大理石是天然資源,用之則少,不可再生。
但新的材料出現后,切不可在新的材料根本還做不到替代天然大理石的情況下去為它搖旗吶喊,無限地抬高它的身價,宣揚到過于神話的地步,甚至誤導了消費者了,這就是謬論而非真理看法和言論了。
小編為了達到推廣巖板的目的,對巖板的缺點“只字未提”,巖板真是在理化性能上超越大理石、石英石嗎。
筆者出于職業道德,不對巖板的缺點、不足做任何的文字闡述,只相信世間自有公道、公理,三者材料的誰優、誰劣,消費者和時間會做出他們的診斷的。黑的白不了,白的黑白不了,黑白顛倒的時代已經過去,識別黑白者是廣大消費者。
小編也真是會“節外生枝”,“畫蛇添足”,在抨擊天然大理石的時候,還拉上個陪襯者,把石英石也攻擊了一下,廖廖幾筆畫龍點睛,毫不留情地指出石英石的劣處,小編言下之意就是巖板天下獨尊,克服了大理石、石英石的缺點,吸取了兩者的長處,使巖板非天然大理石、石英石,卻勝過石英石,完全可能取代二者。
小編的“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了,小編的最終就是目的“揚巖板”,而“抑大理石、石英石”,讓消費者充分相信和接受巖板比大理石,石英石好的觀點,巖板兼有大理石和石英石的優點、長處,讓消費者認為巖板就是比大理石、石英石好,從而使消費者購買巖板產品。
結束這篇文章之時,筆者想到了徐霞客曾經在《徐霞客游記》中盛贊天然大理石的詩句:“塊塊皆奇,俱絕妙著色山水,危峰斷壑,飛瀑隨云,雪崖映水,層疊遠近。筆筆靈異,云皆能活,山如有聲,不特五色燦然而已。”徐霞客還道:“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從此丹青一家皆為俗筆,而畫苑可廢矣。”雖說徐霞客對天然大理石的盛贊有點文學語言上的夸張,但總體還是基于天然大理石自然之美的變化多端這個事實而作出的精辟總結。
巖板之于天然大理石要達到這種“出神入化”的境界,筆者可以肯定地說巖板的工藝技術無論如何先進,如何進步,終究是無法實現的!
因此,巖板無論如何模仿天然大理石到何種逼真的程度,即使達到了99%仿真度,但始終做不到100%,因為還有那1%的天然大理石的神韻巖板是無法企及和模仿的。
畢竟,天然大理石是自然界經過數億年,在遠高于1200℃的溫度,比現代機器更高壓力狀態,自由流動狀態下形成的,人類試圖以如此微薄的力量制造出與天然大理石一樣逼真的產品,筆者認為有點“妄自菲薄,不知天高地厚了。”
因此,對巖板的宣傳應該理智進行,既要宣揚巖板的優點、優勢之處,但也要正視巖板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更不要把它與大理石相提并論,或以天然大理石的缺點去烘托巖板的優點,突出巖板的優點,誤導了消費者,甚至設下消費陷阱,引誘消費者購買巖板,那就違背商德了。
事物的比較既要比較缺點,也要比較優點,尤其是產品質量的比較上更要辯證地對待,絕不能“厚此薄彼”,一味地揚甲的優點,貶乙的做法有失公平、公正,從而會釀成雙方的不必要的誤解,乃至深層的矛盾,不利于一個行業長遠發展,甚至破壞了另一個行業的發展。
作者: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