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還糾結色差?2023流行石材色差風,即將火遍全球!
遇到大理石色差,人們第一反應就是害怕,總是想急于消除色差,或者希望挑選色差較小的大理石。其實你不知道有色差的大理石反而是寶貝,色差越大越珍貴。
天然的石材其實也有一些“缺陷”:
A.色差:同一片大板上,產生的顏色上的差異。
B.裂紋:石材中的細小裂隙。
C.結疤、砂眼、孔洞:天然石材中大大小小的顆粒物體、凹坑。
D.色斑色線:和基本大板的底色、花紋不協調的條紋狀、條帶狀或斑狀物質。
石材是在自然環境中,經過至少上億年的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加上地質運動演化而形成的。內在外在的諸多因素影響,都會造成石材的千變萬化。這種變化,是客觀存在的,后期無論怎么加工,都沒辦法改變,最終形成石材色差。
色差石材能不能用,工地監理手上的錘子就是標準,監理說好看就是萬事大吉,監理說不好看,一錘子下去,以后的采購就得按這個標準了,于是色差石材就被拒之門外,中國人有個誤區,就是把石材當作瓷磚來銷售,消費者是這樣,石材人自己也是這樣推廣,于是消費者就認為石頭必須跟瓷磚一樣。
那么既然選擇了石材,那就說明大家喜歡天然的,那又為什么要用人造的標準去要求天然的東西,這樣不是很矛盾嗎?
色差是石材最美的部分
可控的是工藝品,不可控的就是藝術品,每一片石材都有獨特的肌理和意境存在,色差是石材天生不可復刻的氣質,在以后色差越大,只會越來越值錢,因為石材的消費群體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年輕人的審美已經不再是追求統一和對稱,就像食材長期配黃色系統論的時代已經慢慢瓦解了,代表年輕元素的灰白色系開始瘋狂的席卷當下市場,石材色差創造的排版驚喜也在銳不可當的征服著年輕人的市場。
所以不要和瓷磚比色差,因為瓷磚做不到,石材所有的毛病,對于瓷磚來說都是優點,比如說,必須得有色差,有不同的紋理,有不同的質地,所以色差正是瓷磚極力要模仿的,誰模仿石材模仿的像,誰就擁有競爭力,看看大理石王國意大利的達芬奇機場,在它的地面,色差,黑斑,斷裂線隨處可見,西班牙的塞默拉省辦公廳,聯合國主席臺的大花綠背景墻等等,越來越多著名的石材色差工程,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石材色差最能創造經典,也是最不會過時的裝飾潮流,所以不怕石材有色差,就怕裝修沒想法,請不要以監理手中的錘子一砸定標準,客戶的審美早就與時俱進了,以后色差越大只會越來越珍貴,越來越值錢,因為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從圖片上看出路易金麻顏色、紋理的差別了。但這并未防礙該材料被大膽、前衛的設計師們采用。
說起石材色差的來歷,也是頗具戲劇性。早年石材供應商競爭激烈,相繼推出附加服務,“排版”就是其中之一。
通過把顏色相近的石材拼合在一起,里里外外形成統一色調,以獲取更多客戶訂單。久而久之,所有的建筑裝飾工程都千篇一律,扼殺了石材真正的美感。“色差”這個詞也應運而生,成為石材行業的殺價利器。
“色差”這個偽概念有多脆弱?其實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天然石材的顏色和紋理,是在數千萬年間的地殼運動中自然生成的,每塊石材都客觀存在著不同的顏色特征。憑借人的意志來給石材扣上“色差”、“劣品”的帽子,以個人偏見為出發點,怎么看都像枉顧事實的唯心主義。
正因自然界的石材豐富多彩,成熟的設計師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們,來建造美輪美奐的建筑物。
無論是全球首腦集體亮相的聯合國主席臺,還是意大利的著名空港達芬奇國際機場,亦或是西班牙的薩莫拉省辦公廳,都是令人驚艷的石材色差作品。“色差”本身無好壞,關鍵是人的設計能力和審美水平有高低。學會正面看待色差,就能避免很多“彼之蜜糖,汝之砒霜”的戲劇事件。
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干建筑,古人甚至更注重差異化和真實性。2000年前的秦俑,被譽為世界8大奇跡之一。每一尊陶俑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五官,刻畫出各自的神情,因此而顯得彌足珍貴。
用好石材“色差”讓美如此自然
這個道理用在石材身上也是相通的,石材產自天然,不是流水線上一個模子刻出的人造品。不能欣賞天然石材多彩各異的美感,反倒絞盡腦汁抹平它們之間的差異性,這與追求美的目的是南轅北轍的。
國外一直追求天然去雕飾,早就刮起了色差地板風,一線城市年輕人也紛紛裝上了色差石材,2023全球將掀起石材色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