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
到了多雨水的季節
在氣溫升高水氣上升這個階段
很多的石材就會達到石材返堿的高峰!
鋪設的石材、瓷磚表面縫隙會出現
起霧、白色粉末、流痕等現象
在清理后還會反復出現該情況
嚴重影響表面的美觀度
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下石材返堿及其防治措施
01. 什么是返堿
返堿(白華)
石材使用一段時間后底部的堿性物質
與滲入水泥粘貼的瓷磚、石材中的水
或與外部物質的反應發生化學反應
從縫隙、孔洞中流出
凝結在裝飾面層的結晶狀物質
又可以稱為返堿、返白、白華等
嚴重影響表面的美觀效果
△通過縫隙反堿
△通過面層反堿
返堿的主要表現
表面出現粉末狀、細絲狀、粒狀、蜂窩狀的白色結晶或顆粒等現象△反堿的主要表現
02. 出現反堿的原因
常見返堿為外返堿與內返堿
外返堿
① 濕法鋪裝石材使用的強堿性水泥中的強堿與空氣中的酸性溶液,一般為酸雨或工業、生活酸性物質,如碳酸等反應,生成鹽類,經水的動力將生成的鹽帶到石材表面,待水干涸后,這些鹽類則以結晶化的形式出現在石材表面上。
△酸雨影響
② 經常用高含草酸(草酸鈣CaC2O2)的石材拋光粉,與石材表面碳酸鈣進行化學反應,產生草酸鈣鹽白色結晶性粉末。
△經常用高含草酸(草酸鈣CaC2O2)的石材拋光粉
內反堿
基層水泥沙中硅酸鈣(弱酸強堿性鹽),遇水后發生水化反應,形成游離鈣、硅酸鹽和氫氧化物。當混凝土中有足夠的水時,在毛細作用的壓力下,游離的鈣、鈉、鉀等以水為載體流出到達石材表面后,隨著水蒸發留在石材上形成白色粉末晶體,或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形成白色團塊,由此產生的白色物質稱為返堿(白華)。
△石材的毛細孔
△水泥中的氧化鈣和水生成堿性的氫氧化鈣Ca(OH)
△反堿常出現在室外、地下室等有水、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
03. 預防返堿方案
返堿現象在石材濕法施工后最容易發生根據返堿的成因需要注意防潮、空氣不流通和石材多孔表面的處理
石材返堿處理方式:
石材干掛
石材、瓷磚底部以水泥砂漿作為基層遇水就會反反復復返堿所以建議干掛或者半干掛的做法
△石材干掛
使用低堿水泥
不能使用干掛法或半干掛法的地面應選擇低堿水泥或弱堿水泥有條件的可選擇石材無堿膠泥、膠黏劑鋪裝地面預防石材、瓷磚底層的堿性物質與水反應
△使用低堿水泥、防水砂漿
做反堿防護劑
在安裝石材前對石材六個面做石材護理防止石材吸入過多水分防止來自石材正面透水或地下水源和背面水泥砂漿反應以避免水泥砂漿的堿性金屬離子滲入石材造成返堿現象
△涂刷反堿防護劑
△無反堿面層表現
此外在使用時應盡量減少石材與水的接觸
拖地的水、石材背面的水源、雨水、土壤潮濕、空氣濕度大等
都要予以考慮
注意保持石材的干燥
開門窗通風、自然晾干、用鼓風機吹、用抽機抽干、烤燈加熱、
地暖加熱、生石灰吸潮等方法都可應用
04. 結語
如果石材、瓷磚的表面一旦出現返堿的現象就會反反復復的,很難清除固在施工時注意預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