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国产东北妇女xxxxx,美女视频高清,国产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mba

石材資訊

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各地設計師歡聚石材建筑藝術主題論壇

中國石材網 http://www.all-sofa.com 日期:2011/4/26 8:43:38

中外石材設計與建筑主題論壇會議現場

各地設計師歡聚石材建筑藝術主題論壇

  【鄧惠青】(主持人,中國石材協會副秘書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中國石材協會、CCDI中建國際設計集團和國家建筑材料展貿中心主辦的石材藝術與建筑美學主題論壇現在開始。請允許我介紹一下今天到會嘉賓有:中國石材協會鄒傳勝會長,國家建筑材料展貿中心副主任商雁青女士、技術總監莊人侃先生,CCDI中國國際設計集團公建事業部總建筑師張宇先生、副總建筑師徐偉先生,德國Business Stone主編Peter Becker先生,意大利知名設計大師Raffaello Galiotto先生,環球石材集團總裁助理巢守美先生。

  此外,還有來自CCDI中建國際設計集團、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中建阿爾及利亞分公司、北京維拓時代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設計研究院、北京東方華太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北京麗貝亞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的建筑師、設計師;SOHO中國有限公司、陽光壹佰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房地產商代表;搜狐、筑龍、中國石材雜志、中國石材之窗、建筑技藝、MARK、城市 環境 設計、工程建設與設計等的媒體代表;以及來自行業內部分生產企業的代表。

  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下面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演講環節。我們今天演講有3位嘉賓,3位嘉賓演講完之后我們將統一安排對話交流時間,請各位嘉賓將問題保留到最后。

  首先請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先生為我們活動致辭,掌聲歡迎。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 鄒傳勝

  【鄒傳勝】: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對各位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中國是應用石材最早,也是最多的國家之一。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在座的意大利的朋友(知道),中國的石材業在和意大利進行交流,當時中國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組成一個國際貿易合作委員會,其中石材就是一個專業組。中國的現代石材業是在和意大利合作交流過程當中發展起來的。到了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之一。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石材業的發展到如今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其中,如何通過石材創意設計來提升它的藝術價值,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中國石材協會提出了中國石材業要從傳統走向現代,建設現代石材業的發展思路。石材行業要從傳統走向現代,其中建設石文化產業是一個重要的內容。

  建設現代石材業,其中就有石材產品本身的設計和石材產品應用的設計兩大環節。這兩大環節十分需要我們石材業界與設計界之間的交流。這種現代石材業,也已經進入和國際先進石材生產國的交流當中。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石材在建筑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叫做現代建筑的建筑物如果沒有石材的參與已經不能稱其為現代建筑。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正在興起的城市化建設當中有許多建筑都在大量的采用石材。那么,石材的產品如何設計,石材產品的應用如何設計,實際上就是把設計概念引入到我國石材業的發展當中,這是我國石材業發展當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次論壇正是基于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們邀請了設計界的朋友,還有石材生產企業共同來研討這個問題。

  相信通過本次論壇會對我國石材業建筑石文化的產業產生推動的作用,我們也希望參加論壇的石材生產企業,要研究我們的產品如何設計。我相信會上的講演能對我們有所啟示。同時,我們希望設計師們了解石材,能夠在石材產品的應用當中,通過進一步的設計提高我國石材業的水平。本次論壇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這些,借此機會感謝設計界的朋友們對石材業的關心,也感謝參加今天論壇的兩位國外的嘉賓,向他們表示感謝。

  鄧惠青:謝謝鄒傳勝會長的致辭。今天的論壇將主要圍繞石材藝術與建筑美學這個主題,與大家分享中外石材藝術、工藝及技法,以及建筑案例。第一位發言的是來自于德國Business Stone的主編Peter Becker先生,Peter Becker先生對石材的研究目前正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關于石材與設計的理論。他認為掌握石材的特性對于設計師來說,應用是非常重要的。石材加工應該與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不僅要發揮其建筑作用,還要體現石材純天然的藝術之美。Peter Becker將在他的演講中,分享世界各國所建的精彩石材的應用案例,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Peter Becker先生。

德國《商業石材》主編 Peter Becker
  【Peter Becker】:感謝你們邀請我來參加這次會議,我會向大家介紹全世界各地的一系列石材建筑。我這次演講的重點是石材在建筑中的新應用。大家都知道,石材在建筑中最普遍的應用就是覆面技術,一般是在建筑物的平面結構表面用石材做覆面。

  這是在智利的一棟建筑,一個飯店。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建筑它不是用正常的方法支撐這個屋頂的,用的是一個非常新的方法。它用的是我們在鄉間經常見的一些大的石頭,它的理念就是把整個自然元素放在建筑的內部。這是一個很高級的飯店,但是了用比較原始的石頭做裝飾。

  這個地方是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個公司,那個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淘金。所以,他們需要用鉆井設備來勘探是否有金礦,鉆井設備會產生這樣的巖心石柱。事實上這些石柱最后都是沒有用的,建筑師卻把這個用來裝飾他們公司的內部,做了一面墻,能夠充分顯示他們公司的主要業務。

  這個是意大利一家公司的創新的理念,墻是用大理石做的。他們的大理石切成這樣的一種形狀,通過方向的不同把它們組合起來。

  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建筑物的正面,這個是在西藏的一個建筑物,是北京的一個建筑師設計的。它位于一個峽谷的入口。這個建筑物是一個信息中心,希望從這個建筑的外觀就可以展示西藏的文化。這個墻面用的一些鵝卵石以及其它的石頭都是從后面的河里找出來的,里面刷上色彩非常明亮的油漆,這是西藏文化的特點。北京的建筑師跟我說,非常典型的西藏廟宇的顏色都非常明亮,外面看起來是原始的石頭,但從里面看感覺石頭非常鮮艷。

  這個建筑是在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地區的一所藝術學校,學校的強面是很有名的,它是用石灰石做的。因為凡爾賽地區有很多游客,學校不希望游客看到他們在里面工作的樣子,但他們同時又希望有采光,所以就采用這種方法。這個石材表面做得都很像窗簾。從內部看出去及晚上看到的,因光線不同效果也不一樣。我們在這里并沒有討論造價以及個人品位,只是跟大家共享一些比較新興的理念。

  這個是柏林政府的辦公室,它用了很多的板巖。這跟我們傳統比較正的長方形的幅面是不太一樣的,可以看到它是一種新的理念。這個是在倫敦建筑的一個外墻,也是用板巖做的。我們一般用板巖放在屋頂或者是用來做覆面,但是這個是一種新的方式。這個建筑師他是把板巖分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塊塊堆積起來的。從近處看,我們會看到有流動的感覺。

  這個是瑞士的一所大學的建筑,它們并沒有用傳統的覆面,而是把它換了一個方向,直立起來的。這樣既考慮到了采光,也會防止陽光會強烈。這個是印度的一個建筑,這個建筑叫340個鯊魚鱗做成的墻。它是由340塊大理石堆積起來的,同時它也做了一些切割。白天隨著著太陽的移動,光的效果也會不一樣。

  這是西班牙一個非常有名的建筑,這個看上去是一個巨人堆積出來的。他是用來做展覽的,墻后面的空間是用來做展覽的,在地下還有一些建筑。這個建筑是在一個公園的邊上,可以看到這個建筑的后面還有一些其它的建筑,屬于半地下的狀態。在采石廠,他們先選好了那些石塊,當時先把它堆好,然后再運到公園邊上,再重新堆一遍。所以我們看到,這并不是巨人的杰作,這是人類的杰作。我們還會看到其中的支撐體系。我還要跟大家講一下,它很漂亮,但它也是非常貴的。所以,我們在這里不討論它的造價。

  現在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新的理念,它是來自于法國南部的一個理念,用標準化模塊造房子。這是一個家庭住宅,可以看到它大概是3米高,它是由石塊堆成的,每塊2.8米長,1米高。這種房子造起來很快,像一面墻長的話是長4個石塊,高的話是3個石塊,所以12個石塊很快就能堆成一塊墻。這些石塊都是標準化的,大概有幾種型號。這些石塊在采石場切割好,用起重機造把這些石塊堆積起來。石塊30厘米厚,之間填抹一些泥漿,都是天然的材料,其中也沒有水,沒有其它的添加物。最后再給它上色,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就已經建好了的庫。這個建筑用的都是自然的材料,它是非常具有生態性的。從能源角度來看,它也是非常高效的,因為它用的是石灰石,石灰石可以保溫。如果你把這個房子拆了以后,可以用這些石塊再建新的房子。從這幅圖我們就看不出來到底是在造房子還是在拆房子。因為拆房子的時候,只要把這個石塊一個個拆下來,如果你還想造新房子的話,還可以用相同的材料來造。這種方式是非常經濟的,比如我現在想造一棟房子。如果用普通材料的話,等房子不能用的時候,材料就都浪費了。如果用這種石塊的話,后代如果要造房子的話,就可以用之前買的這些材料,他們就不用再花錢買材料了。當然,這個理念也是有些限制的,如果要遠距離運輸的時候,就會比較麻煩,而且也不能用這些石塊堆一個摩天大樓。還有一些限制,就是房間里的基礎設施,像水管,電線之類的,都不太容易弄。像這張圖,他們的做法是在里面加一些隔層,然后把線放在隔層里面,所以就不會影響到石塊本身。

  我之前也碰到過一個來自法國的建筑師,他有完全不同的想法。這是法國很有名的蓬皮杜中心,1977年落成的,把一些本來應該放在室內的結構放在室外。這些是樓梯,這些是電梯,他們的電梯是在建筑外圍的。在外圍還能看到一些通風設施。在巴黎,那個建筑物是非常明顯,不遠處是羅浮宮,這個建筑完全體現出一個新的理念。我們要有勇氣,要有新的想法,并且把它付諸實踐。

  現在我們把那些石材和新的技術一起融合起來,這個是在波蘭首都華沙的一條街。他們當時正在慶祝肖邦誕辰,肖邦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看這個長凳,上面有那條街的一些信息。那兩塊是一個接入點,如果你用手機給它拍照片的話,通過智能手機就會傳一些相關信息到你的手機上。如果你沒有智能手機的話,你就按那個安按鈕,那里面是有CD機的,它里面會播肖邦的音樂。

  這個設計是來自于一個意大利的建筑師,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用來做圖模的石頭。那個建筑師覺得,現在這些鵝卵石如果用它們堆成一個長方形,它的的形狀會像電視或者是電腦屏幕一樣,像是不同的像素。他就在一些石塊上面放上了LED的燈,并且給它通電。如果有的亮,有的不亮,就會形成不同的畫面。我們用這種技術也可以做出字幕的效果,比如“漂亮的北京”字樣。

  最后,我要跟大家討論一下世界非常薄的石板,大概只有幾毫米。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那一層的石板很薄的,大概是五毫米,下面有一個封條的設計。當然也可以是其它的材質,可以用玻璃,或者是其它材質做支撐。因為這個石板非常薄,所以它們加起來的重量也是很輕的。之前在工廠里做好了,在建的時候就直接安裝。這是巴黎的一所教堂,大家都知道這個看起來不太像教堂,我們看到的外觀是用比較薄的石板一塊一塊堆起來,重量也不會太重。

  這是法國南部的一個收費站,這些石板都是非常薄,也非常輕的,跟紅顏色的鋼鐵結構的形狀是吻合的。只有這種超輕的石材才可以用來做屋頂。這是一個最新的技術,我叫它飛毯技術,這是法國公司的一個技術,將封條的結構彎曲一下。上面是封條結構,下面是超薄的石板,在工廠就可以把它彎曲成你想要的弧度。謝謝大家。

  【鄧惠青】:再一次感謝Peter Becker先生的發言。下面請環球石材集團總裁助理巢守美,環球石材加工、工藝堪稱國際第一,世界上最豪華的七星級酒店、阿聯酋皇家酒店、北京銀泰中心等著名建筑都用環球石材。大家掌聲歡迎。

  【巢守美】:謝謝主持人,也謝謝這么多到來的客人。我今天話題是圍繞著天然石材現代加工裝飾藝術,簡單的回顧一下我們中國石材的發展歷史。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概30年前,上世紀的80年代,曾經出了一本書叫引進國外石材三百條。在90年代中國從最先引進石材的生產線,到異型加工設備,特別是到了最近20年,中國石材從最簡單的原始加工,到現在為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里面,我們學習的主要是歐洲、特別是意大利的設備,從中國石做的項目來看,從加工技術、加工的產品、從設計上看,相對于石材加工產品的藝術性還是有所欠缺的,從加工技術上面,設備的產品,很多產品其實還是都能做得到的。

  這里給大家分享這幾個內容:

  一、加工的主要設備和產品。

  二、典型的案例。

  三、給朋友們一些建議,對提出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作交流。

  四、在使用石材過程中,最近幾年一些新的發展趨勢,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引進的典型石材設備,類似于百里通等,從用來切割的設備開始。這個是切除板,經過前面的那些設備以后,我們這個石材可以由左邊一大塊量,變成右邊的板。中國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到國內使用的歷史在二十年以內。這里展示的設備是意大利目前的一個設備,這個設備是實驗室的機器,它的功能非常的強大,所加工的形狀,在它的加工范圍之內,我們可以說任何一種形狀都可以做

  比如這張圖片上看到的,左邊這種層面的,右邊這種鏤空的,還可以在石板上做成凹凸文字的,這是在傳統玉佩上面的。這里一幅圖是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用手工臨摹也是有難度的,現在用石材設備可以做出來,也是用實驗機器做的。

  這里顯示的是切割圓石板的意大利機器。左邊放大的機器和右邊展示的圖,類似于這種石板,在表面上可以做雕刻的,也可以做成典型的穆斯林風格的柱子。像這種產品需要用前面兩種設備。

  這里顯示的是一個水刀切割設備,這個設備做出來的產品可以在平面上做,也可以在圓弧板上面做。這里的產品是在圓弧板上做的花,這里有兩個,它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大家看到右邊這個圖,它的拼接口跟常規石材拼接成了一個圖案,這個效果非常好。同樣用水刀機,可以做出類似于左上角的貼花。圍邊的這塊做得非常精細,那條線大概只有一毫米左右。還有一個加工設備叫數控車床,可以做類似石柱等產品。

  有了上面這些設備,我們組織過很多項目,我給大家列舉一些典型的。這個是外墻的一個雕刻,這個是圓柱,還有一些立體的浮雕,用不同顏色石材品質制作的。

  這個是上海世博中心,去年的一個項目。世博中心里面有幾個最主要的,它分春夏秋冬、過去和未來六個亭。這個竹子是夏天的造型,還有菊花、梅花。 國家大劇院周圍的水池,水池的圍邊,還有一些室內的一些石材也是環球做的。

  這是卡塔爾藝術博物館,里面用的一些白沙石的造型雕刻,包括樓梯。阿聯酋的皇家大酒店,室內石材,包括地面的天花。澳門的永麗酒店,這個是馬賽克做的,這個是一個典型的用不同顏色石材做成的。這個是朝陽區的金悅酒店,地面、墻面,用非常夸張的一種石材,它是天然的,有黑黃相間的色調。上海李連杰的一個別墅,用的是西班牙的白沙石,典型的歐式風格。

  香港的一個猶太人別墅,用的一些非常新的、各種各樣的特殊石材。北京星河灣室外用的石材。銀監會的意大利的雪花白。人民教育的出版社,它的背景像古書,我們叫竹簡墻,用石材雕刻的。華電的安福大廈,這個柱子用的是意大利的石。俄羅斯的歌劇院,外墻和室內用的石材。

  下面想介紹一下在石材設計使用中經常碰到的問題,也是很多設計朋友給我們提出來的,比較通用的,簡單給大家介紹幾個。一個是不同石材的種類,按照美國標準的分類,常用裝飾石材有六類,除了常見的花崗石、大理石,還有最近非常流行的石灰巖,我們有的也叫石灰華。除了花崗石,大理石,板巖和石灰巖以外,也有第五類石材,在國外也是比較成熟的,叫石英巖,這個石材是最近三四年才引用到國內的,在歐洲和美國已經用了很多年。還有玉石,這個石材用量不是很大。還有臺灣的綠綜石,造石,雪花石等等這些,這些都是建筑的時候經常用到的。

  天然石的放射性,這個問題鄒會長經常講,已經講了幾年,還是經常有些客戶或者是設計師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用大家擔心,它是一個不爭事實,無論是在《石材》雜志還是石材檢測中心發的紅頭文件都反映了這個問題,現在已經不檢驗了,但由于歷史問題,還是有人擔心這個。憑一個經驗數據,實際上大理石的放射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它只有國家允許范圍標準的1/50。一些石材在國外,以及國內的很多地方,一些公共場所,一些酒店,一些體育場所,機場都大量的使用花崗石。像華西,很多私人住宅也在大量使用。放射性是一個誤導,或者完全是一個誤解,這個大家不需要去擔心。

  天然石材除了傳統的大理石、花崗石顏色比較簡單外,天然石的色彩是非常豐富的。大家可以看幾張圖片,你想象自然中有什么顏色都會有的。

  天然石材的顏色很豐富,在室內的時候,特別是一些比較大的項目,可能會提出顏色一致、或者是材料一樣的要求,天然石完全是來自于天然的,大家不要指望著材料完全一致,不管是數量大的,或者是中等的,對一些特色石材都是會有變化的,它的顏色穩定只是相對穩定的。不管是哪一類石材,它的穩定都是相對的,也有它的不穩定性。

  地球石材資源實際上是不可在生的,除了我們正常的設計、加工使用以外,還存在一個怎么樣把這個材料綜合利用,怎么樣把它立體開發,就像剛才Peter Becker先生給我們介紹的,他給我們設計師是有啟發的,包括它的形狀,就看你怎么設計,怎么選用。

  天然石材最近幾年有很多的加工方法,像大理石從一些常規的,陸陸續續向更高檔次的、更高品位,或者是個性化方面延伸。我們看到一些珠寶展,像玉石或是瑪瑙都陸續引入到石材里面。類似于這種勢頭在巴西等南美地區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看到右邊這種原來是做首飾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石材加工也進一步向自動化發展,環保節能方面也要求越來越高。意大利的一些制造商表示說任何一種造型,只要經過掃描都可以做的。實際上有些個性化的產品,比如一些雕刻,手工加工的比率在加大,這實際上是兩個方向。右邊這個人說工廠是綠色的。很多人除了問放射性以外,還有人會問加工環不環保,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所有的天然石材,無論是它的加工,還是它的能耗還是它使用的過程,都是非常健康的一個物理過程,都是用物理方法切出來的。有人說工廠是綠色的。

  石材產品的使用范圍除了公共建筑以外,應用現在也在逐漸加大,尤其是一些高端的裝修,像頤和園居、萬達的商業地產等酒店、房地產,除了量加大以外,它的復雜程度也在提升。

  最后一個,石材除了建筑裝修材料以外,它還有更加昂貴的用處,意大利的一個著名公司曾經在一個展會展示出來一個裝飾系列,那個水晶做的浴缸,在去年北京展上也都看到了。

  這里簡單介紹的就是做的產品和我們一系列的加工工藝,以及中國石材的簡單歷程,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鄧惠青】:謝謝巢總。下面繼續開始我們的論壇,有請意大利知名設計大師Raffaello Galiotto先生,他的作品一向以清晰和新穎而著稱。他是首批新藝術主義詮釋者之一,經常參與國際建筑師界的代表團的講座。他的石材設計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掌聲歡迎Raffaello Galiotto先生。

意大利知名設計大師 Raffaello Galiotto
  【Raffaello Galiotto】: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非常高興在這里有這個講座。我今天準備談的內容主要是色彩、設計。實際上色彩設計的這類藝術,就是介入色彩不同的特性打造出特別的造型。我們都知道,色彩是人類最早開始加工的一種材質,今天我們使用先進的技術可以打造新的形狀給色彩賦予不同的功能。平常都是用手工加工色彩的,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通過使用現代技術,也有計算機輔助設備打造新新的產品,它強調是成系列色彩產品的概念,在成系列的色彩產品中,如果設計能變成好產品的話,我們就可以說能創造出更好的設計。我們是用這樣的技術和工藝制造色彩產品的,會有一種比較簡單的形狀和復雜的形狀,也會用一種特性的,我們把各種各樣的作品都用于瓦片或者是磚塊等建筑材料,以建造隔墻和建筑結構的。

  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塑料產品需要模具,為了生產模具,需要大量的投資。平常我們選擇塑料的主要原因,是它比較便宜,還有它的技術特點、技術特性,它本身沒有顏色,也沒有什么形狀。模具本身是什么形狀,出來的產品也就那個形狀,加工還是比較簡單的。我主要生活工作的地方有很多大理石,促使我用石頭進行設計創作的。我15年之前開始嘗試新的設計創作,從塑料模具改變到設計色彩的作品,說15年之前這個可能還太早了。平常那些設計公司都不感興趣,他們還是比較喜歡生產標準化的產品,他們生產那一類產品覺得就足夠了,不想嘗試新的設計。現在情況改變了,發現真正符合人性的設計,對我個人來說,這個領域已經成為一項振奮人心的創新。石頭是天然的,它是土地的,地域的,地理的,還有人類歷史載體的,它代表一個地方文化的特點。利用石頭進行設計并與其它材料結合可以得到非常有特點的一些產品。石頭是石頭,它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石頭有它特別之處。奇怪的是,人們通常依然會在石頭上、陶瓷制品上尋找天然特性。

  我們再回到色彩設計的概念上,這種設計形式的獨特性,主要在于材料的非凡品質,獨一無二。在此我要強調一下這種形式獨特的設計結合了系列生產工藝與材料的獨立性。一方面手工技術的色彩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一方面色彩設計的創新,這些技術可以完美的體現出精確的造型,同時能夠符合色彩原料的堅固特性。

  剛才看到的一些例子,也談到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我想給你們講幾個具體的例子。我所說具體的例子就是設計了兩個不同的展覽。這兩次展覽考慮到什么呢?在于想解釋這種非同尋常的材料與技術和人類是緊密相連的。這些是展覽與意大利的協會一起組織的。

  這是兩個展覽的作品,現在在北京也展示了一部分。

  第一個展覽的標題是色彩設計,靈感是源于2008年慶祝意大利最偉大的設計師。為了好好地開發研究他的作品,在安格利亞有一個國際建筑研究中心原創設計作品中尋找了一些靈感,主要是這位建筑師不僅是一位建筑師,也是一位色彩設計師。那個設計師在不算工業發達、還沒有工業基礎時也搞了非常仔細的、序列化的色彩設計。研究了他的作品之后,發現他設計的作品當中有反復出現的設計元素。這一類反復出現的設計元素,可以看作是一種共同主題,可以當作是一個幾何元素。在這個圖紙的設計中有原料,之后我們研究設計了用3D軟件與數控機床發展,編成現在作品當中的一些可以捕捉的集成元素。

  第二個展覽的題目是關于威尼斯城和石色設計的一個非常有名的建筑物,這個建筑物實際上是一座石頭造的大空間。我主要是研究建筑之后,想找到一個現代使用的共同主題,可以使用當前的能源,也可以造一些家具和飾品之類的。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研究過威尼斯人的一些技術,主要的目標是建造真正能夠為當代人適用的物品。我們保留威尼斯的色彩和魅力,最終促成了專為酒店行業打造室內設計展覽,每個生活區域,每個物件,還保留了時代痕跡。這種技術是可以通過廣泛研究,具有重要象征意義的作用。

  剛才給你們看的那些圖片,主要是展覽色彩的一些設計作品,再給你們看一些圖片,是在其他領域給其他客戶設計的室內或者是室外的一些作品。

  這個是為保健區設計,在墻上的裝修用的兩種不同材料結合而成的。這是燈罩光亮下的物品,由光亮連成設計的主要元素。這是廚房家具,對設計師來說,比較關鍵的因素還是燈光。燈光的來源,那樣設計師要考慮得很好,放在能得到最好效果設計的位置。這里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讓石頭連成一張紙的樣子,好像把一個色彩的平板壓縮變成彎曲的樣子。

  這個是商店的裝修,這故意做成不平的,用的是平的石頭裝在一起,這是設計師需要考慮最好的配套方法。這里是羅馬的的石灰黃的石頭,它本身是平行的,但是看到的那個墻并不平,其實看到的痕跡是色彩本身結構的體現。

  現在我們看一些隔墻,這個是大理石隔墻,石頭造成的墻。這里有不同的種類。這里也是一種隔墻它像一本書的樣子。這面墻是由石材做的,它和書一樣的,有很多頁,有很多分布的內容,好像我們住在一個石頭的環境之內,住在一個很有歷史分布的環境之內,而不是人造的環境。這是一張草圖,這邊是一個隔墻,效果是這樣的。這些墻的特點都是有鏤空,不同的墻會不一樣。

  這里是洗手間。主要概念是什么?好像是看不到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洗手的、洗澡用的家具,和墻一模一樣的,和墻混合在一起的,感覺好像區分不開。在這里設計的最大任務是什么?對深色和白色做研究,分好寬度及不同的大小,然后把那些家具放在最合適的位置。這樣的房子會有哪種感覺呢?進屋之后有種清爽的感覺。

  這個圖片的主要概念是什么?到了這里會感覺到色彩本身的歷史和來源。我覺得色彩除了有一定科學的特點之外,重量、硬度、顏色之外,還有一個來源,來是地點。這里有三個不同的地點的色彩,還有代表不同來源的特點。感覺我進入了一個環境,呼吸到某一個地方的色彩和來源,我進入一個酒店的時候,那個酒店裝修用的材料不是本地的材料,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材料。我進入這個房間之后感覺呼吸到了本地的特點。我到某一個地方去,要適應本地的色彩環境,我也可以在其它國家重建某一個地方的環境。比如我可以在中國建意大利本地的來源環境。這是室外的一些例子,室外用石頭的效果非常好。

  最后看一些燈座,這里要強調的是大理石的透明性。它有一條一條的,或者是有一些小空,都可以看到出來的燈光。大家可以把這個看作一個缺點,一個材料不均勻,也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優點。謝謝大家!

  【鄧惠青】:謝謝Raffaello Galiotto先生的精彩介紹。我順便跟大家說一下,Raffaello Galiotto先生在我們這次北京國際石材展8號館有他的展位,哪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跟他交流。以上3位嘉賓的演講就到這里,下面進入對話交流的環節。請3位演講嘉賓和CCDI的兩位建筑師到前臺來。

  按照會議的流程,首先請CCDI公建事業部總建筑師張宇先生和副總建筑師徐偉先生介紹一下他們在設計當中的有關石材的情況,還有一些體會。

  【張 宇】:各位來賓大家好,非常感謝協會的領導,還有我們的協作單位協助CCDI一起組織這次的交流活動,也非常感謝3位嘉賓非常精彩的演講。

  作為一個建筑師來說,石材是既熟悉又新鮮的材料。說它熟悉因為它是非常傳統的材料,在很多建筑中都有應用,在座的都有很多建筑石材的經歷。

  說這種材料新鮮是因為隨著現代加工工藝的不斷發展,新石材的技術可以在項目中實現,這無疑是設計界和建材業里直屬的分支,這是一起合作的結果。我也想借這個機會,代表我的同事向3位嘉賓提一些問題。

  從中國建筑師的角度來看,從西方的一個外國人從事石材方面的角度,請問石材怎么在當今行業里應用?

  西方建筑史是一部石頭的建筑史,在全球化的今天,作為一個在石材行業里工作的一位非中國籍人士,怎么看待石材這種材料在當今中國環境下的應用?

  【Peter Becker】:在現代建筑中我們經常用到石頭,而且石頭是有它自己的特質。對中國的文化不是特別了解,也不知道怎么樣把石材運用到中國文化的建筑當中。覺得中國的建筑師可以找出自己的很多新方法。

  【徐 偉】:非常感謝石材專家給我們上了這么生動的一課,讓我們在建筑石材設計內容的體現上,包括對室內石材的處理上都有一些新的認識。還是問一下Peter有關技術跟石材本身的探討,您來中國宣傳,把石材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帶到中國。建造商包括設計師在設計中對于造價還是非常受限制的,如何在造價上把石材更切合實際地在中國能夠實現呢?

  【Peter Becker】:提到把石材和科技聯系在一起,只是運用石材的一種可能,其實還有很多其它的可能性,因為石材是一種天然的原料。石材是一種天然的原料,它是很生態,很自然,并且也是很經濟的。比如我們在中國就可以用中國的石材,給大家帶來當地家的感覺。并不是每一個建筑都需要用那種很有異域風情的像巴西大理石那樣的石材,所以中國可以應用本地的石材。其實石材并不是造價最高的原材料,而且石材它也比較耐用。一個石材做的建筑可以用很多年。我并不是游說大家都用石材,其實在很多地方還是可以用石材的。

  【鄧惠青】:時間有限,哪位有什么問題可以向在座的嘉賓和設計師提出。

  【聽眾1】:您好,問一下Raffaello Galiotto先生,您有和中國的項目合作過嗎?您既然來了中國,有沒有想過和中國的項目和中國的設計師合作,把你的項目運用到這個設計當中去。

  【Raffaello Galiotto】:我不是主要搞內設計的,不是產品設計的。我不是自己搞一個設計,而是把設計的產品提供給某個國家的設計師,那個設計師必須選擇最好的方法做出作品。總的來講,你們剛才看了一下那些環境,我的作品主要在那里使用呢?是在室內那些環境中使用。

  【聽眾2】:想問一下Peter Becker先生,我們是同行,我是石材雜志社的社長兼主編。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石材行業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典型。我想問的是歐洲西方的發展國家,在石材的利用歷史很久了。你覺得中國石材的應用和西方發達國家的應用到底有什么差距,差距在哪?你放的一些幻燈片都是非常經典的案例,我覺得非常好,使我們大開眼界。謝謝!

  【Peter Becker】:中國和西方國家在技術上還是有一些差距的。西方可以做出很復雜的石材工藝,像剛才那位設計師的作品,但是在中國只有少數公司可以做出來。在5年之后情況就不應該是這樣了,我覺得中國的公司一步步的趕上來,將來也會和西方的公司齊頭并進。在設計方面,我感覺中國可能要稍微弱一點,中國的設計師應該努力想辦法找到一些突破和創新,不僅僅是覆面的技術。但我有信心,如果5年之后我再坐在這里的話,情況會大不一樣,東方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而且中國的建筑師和設計師也都有一些新的想法。你們可能對中國的現狀還不滿意,但是你們可以想象一下30年前中國還是很不發達的,但是如今中國已經非常發達了。所以中國的未來也一定會是很好的。對現狀的不滿意也是很好的,這樣會使得大家不斷的進取,將來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聽眾3】:想問一下CCDI的張總,CCDI在全國有很多特別知名的建筑,我想問一下,咱們在設計過程中,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選用石材。是選用進口石材還是國內石材?在應用過程中有問題的話,在設計溝通上有些什么問題。今天中國石材協會的專家也在,咱們國內的生產企業也在,也有國外的產品設計師,還有一些媒體的代表。我不知道各方怎么樣能夠作溝通,能夠使設計師設計更好的應用產品。

  【張 宇】: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說代表全體CCDI的建筑師還談不上,CCDI有好幾百個建筑師。每個人的經歷也不一樣。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建筑設計跟石材應用的關系,就像嘉賓演講所提到的,我們中國目前的建筑階段還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像歐美這樣的精雕細刻的作品數量還是比較少的,這主要取決于我們建筑速度所導致的。我們的建筑主要是集中在覆面的材料上,這個覆面材料的選擇我想除了設計理念的需求,還要結合建筑單位就是業主方對于石材方面的需求,主要是這兩方面的需求引起的。在大致的材料選定之后,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講,建筑師往往面臨著一個更大的技術瓶頸。

  雖然我國建筑量非常大,應用量也非常的大。石材在建筑設計里面的應用,建筑師隊伍對這方面的知識還不夠普及。我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應用最多的還是花崗巖,大理石在國內也主要應用在室內比較多。剛才談到石灰石的材料,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在應用,關于這方面的設計標準,材料標準,工業標準,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還不是很普及。很多像我一樣的建筑師,對這方面還并沒有足夠的了解,在應用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知識上的盲點,對于經驗與把握等方面都是有欠缺的。通過中外同行的交流,我們也更加希望通過行業協會的組織和力量,能夠盡快把這方面的差距彌補過來。謝謝!

  【聽眾4】:石材應用用到了一個科技,這樣石材就失去了它的本性,在這方面,這兩位專家是怎么看的?怎么樣在保持石材特性的同時,能夠加入科技,保持石材的本質?

  【Raffaello Galiotto】:我覺得不是問題,我覺得技術只是一個工具,我的想法是怎么樣更好的做這個石材的應用。

  【Peter Becker】:我也經常碰到這個問題,也會有人問我,你們把石頭切得這么薄還是石頭嗎,其實并沒有界定石頭應該是多厚的。我覺得這是個人的品位,我覺得石頭這樣切我喜歡,這是一個個人品位的問題。把石頭切得那么薄,并不會影響到石頭的特性。我自己也不喜歡那種超薄的石頭,但這是新的建筑師的理念。

  比如說150年前,關于書本也有類似的討論,當時出現平裝本,有些人說失去了書本的價值。對于書本來說,平裝書就讓更多的讀者可以看書,對于石頭也是一樣的,我們會想各種的可能來運用石材,則全看建筑師自己的品位。

  聽眾5:我最后一個問題想問一下環球石材的巢總,我們公司在去年年底派出了一批人馬到國外去考察,拍回來的一些照片就是關于石材方面的,看了之后也非常震撼,您剛才在幻燈中也有,包括白色大理石中間鑲嵌的很多彩色的石材。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謝赫阿布扎比清真寺讓人感覺如此震撼,這里面石材的作品做成這種樣子,是在設計方面所起的作用大,還是由于目前的加工手段所發生的作用更大一些呢?第二個問題我想問一下類似于這樣的石材,造價是什么樣?

  巢守美:謝謝,現在很多業內外的人士也會問我這個問題。在今年的4月份和5月份在美國的國家地理頻道做了一個專版的報道,它所報道的是制作的全過程。

  第一個問題,以我們做這個項目來看,從最初的想法是怎么把石材跟過去不用的材料,比如說貝殼、寶石結合在一塊,起主要的作用還是設計師。設計師想了以后,最后怎么樣去做。我認為這是一個設計和技術,或者是加工技術最有機的結合。

  第二個問題關于造價,對于我們做天然石材的人來說,首先從石材的概念考慮,怎么用好,或者是怎么把它的天然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我們加工的角度來說是怎么去做好。從造價層面來說,本身它的天然石材和其它的很多材料,比如塑料,比如陶瓷是不好對比的,因為它的形成過程我們說是上帝造的,它是經過幾千年,幾萬年形成的。這一塊我們很難去評判它的造價,尤其是有些石材是非常稀少的。評判造價的時候也可以取決于它的選材。在建筑上可以用什么辦法,主要還是一種選擇。如果從純粹的材料本身的價格來看,有的是非常稀少的,沒有辦法按常規去判斷的。如果純粹把它作為工業產品,它可以去衡量,成本加利潤,如果把它提升,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索的,怎么樣把這個石材產品往上提升一點,變成一種藝術品,或者是由工業品到藝術品的過渡,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事情。

  像剛才設計師提的,他考慮的是設計的東西用到什么場合,不是簡單的把它做為一個工業產品,我不知道我這個問題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所以藝術品是沒有價值的,它的價值和工業產品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由于時間關系,今天這個論壇就到此結束,我代表活動的主辦方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的參與。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注明授權來源,任何轉載需獲得來源方的許可!若未特別注明出處,本文版權屬于中國石材網,未經許可,謝絕轉載!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做相關處理!
2.轉載其它媒體的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網站刊登文章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APP
  微信
  客服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嘉禾县| 龙山县| 永丰县| 常宁市| 南宁市| 类乌齐县| 三河市| 阳信县| 贵州省| 彝良县| 拉孜县| 伽师县| 迭部县| 喀什市| 淳化县| 兴仁县| 花垣县| 宁城县| 和田市| 澳门| 清涧县| 江津市| 永春县| 东丰县| 尼勒克县| 西贡区| 嵊州市| 吴堡县| 龙泉市| 石林| 康马县| 土默特右旗| 谷城县| 石棉县| 色达县| 西林县| 淮南市| 炉霍县| 集安市|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