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賀蘭石雕(硯)是集使用、觀賞和收藏于一身的藝術珍品
“中華民族交融久,萬里輿圖一版收;硯是賀蘭山上石,班超有筆莫輕投。千辛採得高山石,眾智成為巧匠心;寄語臨池揮筆客,要知一硯重兼金。”這是著名文物鑒賞家、書法家啟功先生于1979年秋賦詩兩首贊美賀蘭山石硯的詩作。賀蘭石雕或賀蘭石硯已經成為收藏新寵,寧夏收藏家、著名書法家陳國鴻就是一位賀蘭硯的收藏者,他將自己收藏的賀蘭石硯圖片發表在博客空間上,讓更多的人通過網絡共享其收藏之樂。而寧夏的不少畫家、書法家都是賀蘭硯的收藏者,推動著賀蘭硯收藏的潛行步伐。
賀蘭硯自問世以來不僅以其優異的石質紋色和精湛的雕刻得到極高的評價,而且因其藝術價值而成為收藏界關注的對象。早在清代,一些精美的賀蘭硯便受到了收藏家的青睞,成為集使用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于一身的藝術珍品。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了一方近代賀蘭石硯。
陳梅榮是賀蘭硯雕刻主力“閆家軍”的唯一女弟子,1983年,她雕刻的《九龍套硯》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拉開了賀蘭硯被國家級博物館收藏的序幕。1991年,“閆家硯”的第三代傳人閆子洋的套硯《牧趣》被時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白立忱作為贈送日本首相的禮品,這套珍品被日本皇室收藏。建國50周年之際,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的賀禮賀蘭石雕《千古賀蘭山》被國家有關部門收藏。北京大學百年華誕時,寧夏的北大學子贈送的賀蘭石雕《賀蘭雄姿》被北京大學珍藏。1997年6月9日凌晨3時,寧夏著名工藝美術大師施克儉創作的、象征香港九九歸一的99斤重的賀蘭石雕《牧歸》,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作為賀禮送往香港。這份賀禮因“小巧玲瓏、寓意深刻、很有特色”而受到國務院的表彰,同時被香港特區政府永久珍藏,成為賀蘭石雕藏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