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水頭石材外貿市場蕭條,政府欲打造產業發展新格局
“2008年之前,我們每年有3000萬元的外貿銷售額,如今卻降至當時的25%。”康利石材總經理劉民澤近日發出了這般感嘆。“隨著外貿市場的變化,這兩年來外貿銷售占比逐年下降。除了加大國內市場的內銷比例外,在外貿市場上他們也積極通過開拓新興市場來刺激訂單。如今我們已經先后開發了中東、沙特、俄羅斯等國家的客戶,目前看來情況還不錯。”
國際形勢多變,歐債危機也尚未解決,雖說美國市場近來有上揚的表現,但是整體而言,在運輸成本提高、材料成本上漲等多重壓力下,石材外貿市場的疲軟難以避免。“2008年前,大多石材企業的利潤率可接近10%,但現在利潤率卻只能徘徊在3%左右。”業內人士說。“但并非所有的企業外貿形勢都不好,在南安這個全國聞名的石材集散地,不少領軍的石材企業雖然利潤上逐年有所縮水,但是銷售總量方面仍然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
隨著市場的變化,2011年初,南安不少石材企業積極應對,將沿街石材廠原本緊閉的廠房打開,做起了大板店鋪市場的生意。“每平方米可出租幾十元,這一來一去也能很好地降低企業的成本。但今年以來,受到整個環境的影響,沿街開大板店鋪的數量也太多了,租金較往年有所下降。”。而對于南安整個石材行業來說,最大的發展瓶頸應該就是土地資源。現在水頭的每畝地價已經高達百萬元,附近的官橋等地則“告罄”。石材行業不同于其他產業,由于重量等問題,占地面積較大。
南安市年初正式出臺《關于打造國際石材之都的若干意見(試行)》,希望以此推動南安石材產業的發展,打造國際石材之都,形成大集團、大產業、大品牌、大聯盟、大商貿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力爭到2015年,石材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從融資到參展,全面助力石材行業,最終形成合力發展航母。”南安方面表示說,力爭3年后,組建10家集采礦、研發、加工、貿易、裝飾、展示于一身的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