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国产东北妇女xxxxx,美女视频高清,国产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mba

石材資訊

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四川省自貢市石材等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中國石材網 http://www.all-sofa.com 日期:2012/8/15 9:02:25

四川省自貢市石材等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為了落實《四川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統籌安排自貢市管理礦產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加強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統一規劃和管理,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促進礦業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快又好發展,按照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的統一部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其實施細則、《四川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規劃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政策,編制了《四川省自貢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本規劃以2007年為基年,2015年為目標年,展望到2020年。是自貢市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指導性文件,是依法管理和監督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加強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縣級規劃應當服從本規劃。

  一、指導原則與規劃目標

  ㈠規劃背景

  1.取得的成就

  2001年至2007年,自貢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取得重大成就。7年間,在國土資源大調查和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的引導和帶動下,多元化投資的礦產勘查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全市地質勘查投入逐年增長,2007年底共設置探礦權2個,已發現和開發利用礦種14個,319處礦山,自貢市巖鹽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占四川省最大巖鹽礦—威西巖鹽礦資源儲量(186.74億噸)的32.13%,即60億噸(NaCl儲量55.80億噸)位居四川前列。全市礦業經濟快速發展,2007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394.15億元。產業比重由2000年的25.2:34.3:40.5調整為2007年的18.4:47.6:34.1。自貢市國民經濟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圍繞“發展壯大機械、鹽化、新材料三大優勢產業,培育產業集群,振興老工業城市“的工業發展思路,加大工業布局調整力度,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全市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71.74億元,增長23.2%,工業貢獻率為62.3%。

  自貢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成績顯著。礦業快速發展,尤其以鹽化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自貢市工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在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投入的礦產資源勘查有序發展,勘查布局與主攻礦種更加合理,煙煤、巖鹽礦、高嶺土、陶瓷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砂巖、建筑石料用灰巖(水泥用灰巖)、磚瓦用頁巖等12種固體礦產的資源儲量有所增加;礦產資源開采總量調控初見成效,開發利用布局與調整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源利用率水平進一步提高,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初步改善;礦業權市場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取得明顯成效,首輪礦產資源規劃目標任務實現程度較高。2007,自貢市原礦總產量463萬噸左右,產值30286萬元左右。全市礦山企業共319個,其中,大型礦山1個,中型礦山6個,小型礦山和小礦312個,規劃重點開采區內煙煤、巖鹽、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砂巖、磚瓦用頁巖、膨潤土、陶瓷原料等礦產的合理開發利用得到規范和加強,規劃限制開采區內的建筑用砂礫礦產受到更為嚴格的限制性和保護性開采,規劃禁止開采區內,以沱江河電站和小井溝水庫環境保護為重點,沒有新建任何礦山;2007年全市設立采礦權319個(含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頒證的煤礦72個、巖鹽礦3個、天然鹵水5個)。通過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整頓和規范,關閉取締礦山69個,破除涉礦非法利益格局和治亂、治散治本取得顯著成效。礦產資源平均開采回收率主要以煤礦86%,巖鹽22.7%,建筑材料礦產85%為主,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效率30%,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20%,礦區土地復墾10%,其礦業經濟已成為推動自貢市區域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動力,礦產資源供應能力明顯增強。自貢市建立健全市、縣兩級礦產資源規劃體系,加強了礦業權設置后的管理和市場化配置資源建設,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總量調控能力增強,開發利用布局不斷優化,規模開發集約經營程度不斷提高,全市煤炭資源整合工作穩步推進。礦山地質環境初步改善,形成了良好有序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建立并完善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秩序的長效機制,全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逐步步入了規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管理軌道。上述成效均為規劃期自貢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面臨的形勢

  2008年至2020年,自貢市處于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階段,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將面臨重大機遇與嚴峻挑戰。自貢市是四川省乃至全國的重要鹽化工基地之一,亦是鹽化工原材料生產及食鹽產品供應大市。能源、化工、建材礦產開發利用的生產體系更加完善,自貢五通鹽業基地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礦產資源開發基地穩步發展,巖鹽大宗礦產的產量名列四川前茅,鹽化工原料礦產品大量銷往自貢市外或出口東南亞國家。2007年鹽礦產品出口總量達80~100萬噸,但金屬、煤、礦泉水等礦產品仍需調入。預計到2010年,自貢市能源(煤)總產量將達到400萬噸標煤、巖鹽礦產量615萬噸、天然鹵水產量(以鹵折鹽)20萬噸、建筑用砂礫石產量50萬噸、水泥用石灰巖產量360萬噸、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產量60萬噸、磚瓦用頁巖產量75萬噸、高嶺土產量20萬噸、建筑石料用砂巖(水泥配料用砂巖)產量20萬噸、建筑用砂產量3萬噸、玻璃用石英砂產量3萬噸、陶瓷用粘土(水泥用粘土)產量1.5萬噸、膨潤土產量1.5萬噸、鑄型用石英砂(巖)產量3萬噸、礦泉水日產量79立方米等,產量能夠滿足自貢市需求并可適量外銷的礦產品有食鹽、建筑用砂礫石、磚瓦用頁巖、建筑石料用砂巖和石灰巖,高嶺土、建筑用砂、玻璃用石英砂(巖)、陶瓷用粘土、膨潤土、鑄型用(石英)砂(巖)等,產需基本平衡的礦產品有天然鹵水、水泥用石灰巖,產量不能滿足需求或有缺口的礦產品有煤、金屬、礦泉水等。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和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的迅速推進,自貢市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將會持續擴大。著力解決礦業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礦產資源可供性,保持礦業、原材料工業快速健康發展,是實現“工業強市、和諧自貢、全面小康”的必要支撐和有效保障。積極融入成渝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的發展中,建成中國西部重要的鹽化工基地。因而自貢市礦業及后續產業應繼續保持又快又好發展,按照優勢優先原則鞏固和提高能源、化工、建材等資源密集型產業群的實力和競爭力;調整和優化工業結構,發展壯大鹽化、機械、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機電、化纖紡織和農產品加工支柱產業,實現工業發展園區化、集約化、集團化,進一步把工業做大做強做優。依托中昊(集團)西南化工公司、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中橡(集團)炭黑研究院等優勢企業和自流井牌精制鹽、鶴牌氯化銨純堿燒堿、晨光牌聚四氟乙烯樹脂、黑元牌炭黑等優勢名牌產品,積極開發新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加快技術改造步伐,不斷提高制鹽、鹽化工和精細化工的工藝技術水平和規模經濟。大力發展與鹽相關的日化產品,以氯堿為基礎的精細化工產品。重點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機硅、有機氟系列產品的后續加工產品,努力做大鹽業——基礎化工——有機化工——高分子化工——形成加工產品的產業鏈。大力調整鹽化工業的生產布局,實施中昊(集團)西南化工公司投資戰略轉移,將基礎化工原料工業向晨光—鄧關工業集中發展區聚集,通過縱向延伸,橫向整合,有力地促進鹽化產業集群不斷壯大。到2010年,力爭使鹽化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達到75億元,建成中國西部重要的鹽化工基地,涉及礦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主要有:重點發展的百億產業集群園區—自貢鹽化工產業集群(百億久大鹽業集團公司、百億中昊集團西南化工公司)等,要求優先為重點建設的資源型產業、工業基地和相關基礎設施提供礦產資源保障,相應調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布局和結構;重視民生,建設長江上游支流沱江生態屏障,要求為民營礦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降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代價;西部大開發和經濟全球化,應求建立全方位多層次開放的礦業開發格局;礦業利益格局的多元化,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宏觀調控,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中主要存在礦產資源勘查投入不足,煤礦、水泥用石灰巖等礦產資源勘查的工作程度總體偏低;部分重要礦產儲量增長低于供需增長,煤礦、水泥用石灰巖礦產資源供需矛盾仍較突出;找礦難度不斷增大,資源接續基地不足,一些主要礦山面臨資源枯竭,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約束加劇,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壓力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較為粗放,布局結構不盡合理,利用水平不高,解決礦產開發小、散、亂和礦山環境破壞等的任務非常艱巨。因此,破除制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健康發展的深層次、結構性、體制性障礙任務繁重。

  規劃期間,自貢市應抓住發展機遇,圍繞“富民強市、全面小康”的發展目標,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領域,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開拓新的發展思路,增添新的發展舉措,乘勢而上,迎難而進,開創保障科學發展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局面。

  ㈡指導原則

  1.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災后恢復重建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切實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以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為主線,以加強和改善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宏觀調控為重點,以科技創新和擴大開放為動力,嚴格實行礦產資源分類分級管理,加強勘查并取得找礦重大突破,科學引導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轉化,大力改善礦山環境,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有序有償、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促進全市礦業線路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2.基本原則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根據區域發展需要及其資源分布特點,綜合考慮生產、消費、運輸等的合理配置,調控和引導區域資源開發方向和重點。因地制宜,發揮優勢,體現特色,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做大做強資源產業,建立資源開發利益共享機制,促進資源就地轉化增值,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統一。堅持有序、有償、有限開發資源,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加強調查評價與勘查,提高資源可供性。發揮資源優勢,做好資源儲備和保護。合理調控開采總量,控制過度開發。節約使用、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礦產資源,維護資源安全,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

  宏觀調控與市場配置結合。按照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以市場調節為導向,以宏觀調控為杠桿,建立有效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宏觀調控體系,創造平等競爭和公開、有序、健全、統一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宏觀調控的引導約束作用。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優先安排市場前景好、遠景規模大、經濟建設急需、環境保護得力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提高勘查開發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推進礦山環境綜合治理,遏制以資源擴張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開發,控制和避免資源開發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維護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

  尊重規律,科技創新。按照經濟規律和資源勘查開發運行規律,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規范市、縣兩級礦產資源管理責權,實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在時空上的分類分級管理,降低資源開發風險,提高資源利用率與管理水平,促進礦產資源供需平衡。

  ㈢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開發一方資源,做強一方產業,帶活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逐步形成與“富民強市,全面小康”相適應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格局:礦產資源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則相適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模式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礦業發展步入節約、集約、清潔、安全和可持續的道路,礦產資源勘查有重大進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上新的臺階,經濟社會發展有穩定安全的礦產資源供應保障。

  2.規劃目標

  礦產資源保障程度穩步上升。加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力度,強化探礦權設置的布局引導,新增一批煤、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資源儲量,新查明一批可供規模開采的煤、水泥用灰巖等礦種礦產地,形成一批煤、水泥用灰巖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后備基地,努力實現煤、水泥用灰巖等礦產的儲量增長大于儲量消耗。探礦權設置數增幅與勘查投入增幅相適應,向重要礦種和重點成礦帶傾斜。找礦工作繼續向自貢市重點礦種煙煤、水泥用石灰巖和重要成礦區帶引導,注重完整性。2010年自貢市探礦權預設置總數為20個左右(落實省規劃探礦權分解數)。2008—2010年,新發現和評價煤、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地3處,煤礦1處(富順縣萬壽鎮王家山煤礦),水泥用灰巖2處(榮縣東興鎮東川溝石灰巖礦,富順縣兜山尖山坡石灰巖礦),提供煤、水泥用灰巖等2種重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后備基地,新增煤炭資源量1329萬噸,累計查明煤炭資源儲量7809.83萬噸。新增水泥用灰巖資源量14150.8萬噸。2015年底探礦權預設置總數為30個左右(落實省規劃探礦權分解數)。2011-2015年,新發現和評價煤等重要礦產地3處(榮縣鐵廠鎮芭茅灣煤礦,榮縣旭陽鎮西瓜山煤礦,富順縣永年鎮保和寨煤礦),提供煤等重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后備基地,新增煤炭資源量6231萬噸。到2020年,基礎地質調查和商業性地質勘查取得較大進展,以商業性勘查為主體的地質勘查工作進一步加強,煤、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資源的可供性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宏觀調控和微觀引導步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市場經濟的礦業開發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礦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調控,加快礦山規模化、集約化資源整合步伐,發展“高、深、精”的高附加值礦產品,健全礦山“三率”指標制定與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在重點礦區建立和推廣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新型開發模式,礦產資源平均采選總回收率進一步提高。到2010年,原礦產量達到1632萬噸左右。其中:原煤約400萬噸,巖鹽約615萬噸,水泥用灰巖約360萬噸。產值達到85549萬元左右。其中:煤礦采選業工業總產值60078萬元左右,巖鹽礦及天然鹵水加工工業的產值為13970萬元左右,非金屬(不含煤、鹽礦)礦產采選業工業總產值11501萬元左右。2015年,原礦產量達到2115萬噸左右。其中:原煤約500萬噸,巖鹽約850萬噸,水泥用灰巖約400萬噸。2020年,煙煤、巖鹽、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的可供性進一步增強。礦產資源利用和保護水平明顯提高。強化采礦權設置的布局和結構導向,加快建設競爭有序的礦業權市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不斷優化,礦業集中度有序提升,形成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較強的大、中型優勢礦山企業,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2010年和2015年,全市采礦權預設置總數分別為310個和300個(落實省規劃采礦權分解數),大中型礦山比例分別達到約4.52%和4.67%,礦產資源平均開采回收率分別達到煤礦87%和89%,巖鹽礦23%和25%,建筑材料礦產86%和88%,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分別提高到40%和45%以上。2020年,礦產資源利用和保護水平基本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礦山地質環境和礦區土地復墾狀況明顯改善。綠色礦山建設取得明顯進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力度不斷加大,新建和生產礦山的地質環境破壞區域得到全面恢復治理、毀損土地得到全面復墾利用。到2010年和2015年,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區域恢復治理率分別達到25%和35%,歷史遺留的礦區廢棄土地復墾率分別達到25%和30%以上。到2020年,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礦區土地復墾水平全面提高。

  礦產資源管理能力與水平明顯提高。增強民生為本和科學開發的理念,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礦業權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利益共享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礦區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規范礦業權市場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的宏觀調控能力,進一步健全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監督管理體系,基本形成管理有規、市場有序、開發有責、調控有效、監督有力的礦產資源管理新局面。

  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

  ㈠加強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按照“四川省和地方統一部署,分工協作,各有側重”的要求,加大地方財政支持力度,落實四川省部署,統籌安排和實施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潛力評價、利用現狀調查和地質資料開發利用等工作,提高自貢市地質礦產調查程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地質信息,為重要礦產資源勘查奠定基礎。公益性地質礦產調查新發現或劃定的礦產地,應及時向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備案,作為公開、公平、公正地引導后續勘查開發的依據。

  1、加強基礎地質調查

  根據四川災后恢復重建的需要,發揮多目標、多學科和多技術的優勢,加強重點地區大中比例尺基礎地質調查工作,開展重點成礦區帶的1∶5萬區域地質調查、區域地球物理調查、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區域遙感地質調查,開展重點地區水文地質調查、工程地質調查、環境地質調查和農業地質調查,加強敏感地區的地下水和地質環境監測,顯著提高全市基礎性地質工作程度,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為社會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質信息服務。

  2、加強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在榮縣—富順片區開展1∶5萬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確定成礦條件有利、有較大資源潛力及重要成礦遠景區。加強自貢市需要而具有較大資源潛力的煤、巖鹽、天然鹵水、水泥用灰巖等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圈定找礦靶區,發現和評價新的礦產地,拉動后續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一批新的后備資源基地,增強全市中長期發展的能源保障能力。做好磚瓦用頁巖、砂石等第三類礦產的調查評價工作,合理劃定接替和后備礦產地。

  3、開展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和利用現狀調查

  以煤、巖鹽、天然鹵水、水泥用灰巖等礦種為主要對象,開展煤、巖鹽、天然鹵水、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資源總量預測評價,編制榮縣—富順片區重要成礦帶的成礦規律與預測圖,建立和完善全市煤、巖鹽、天然鹵水、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資源潛力預測數據庫,基本摸清全市煤、、巖鹽、天然鹵水、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資源潛力及其空間分布。全面開展礦產資源儲量動態年度檢測和礦業權實地核查,全面掌握礦產資源儲量利用情況。根據礦產資源儲量利用狀況調查成果和潛力評價成果,為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支撐。

  4、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地質資料

  加強涵蓋地質、礦產、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地質遺跡等信息的綜合性和專業性數據庫的建庫工作,推進地質工作信息化。分級建設地質資料數據服務信息系統和網站,推進公開性地質資料網上在線服務和地質圖書、檔案、文獻的開放與服務。深化對地質資料的綜合分析研究,加強地質資料數據產品開發和專項服務,推進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大幅度提高地質資料社會化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益。

  ㈡礦產資源勘查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與企業合理分工、相互促進的礦產資源勘查體系,健全各級政府責權清晰、相互協調的勘查工作管理體制,形成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資金投入的良性循環機制。充分利用成礦條件好、資源潛力大的優勢,以四川省和自貢市急缺的重要礦產為主攻礦種,加強資源勘查,增加資源/儲量,開拓新的礦物原料基地。

  積極爭取省財政出資在自貢市開展重要礦產前期預查、普查和礦產資源勘查。加強重要礦種和重點成礦區帶的前期勘查,一方面降低商業性勘查風險,引導社會勘查資金投入,促進礦業市場發展,另一方面形成后備勘查開發基地和礦業權儲備,適時調控礦業權市場。商業性礦產勘查按市場機制運作,出資人承擔投資勘查和找礦風險,享受投資效益。

  1、鼓勵、限制、禁止勘查礦種

  省規劃規定的鼓勵、限制、禁止勘查礦種如下:

  鼓勵勘查的礦種:煤炭、鐵礦、錳、銅、鉛、鋅、錫、金、銀、鎳、鉑族、磷等國家和四川急缺而資源/儲量保證程度不高的礦種,以及地熱、人畜飲用地下水和重要新型非金屬礦產。對煤炭資源的前期預查、普查和必要的詳查由政府投資進行。對鼓勵勘查礦種和允許勘查礦種進行勘查,可分別采用申請在先方式、公告優選方式、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和協議方式出讓探礦權;勘查期滿需要提高勘查階段的允許延續或變更登記,探明了礦產資源的可申請探礦權保留或采礦權登記。

  限制勘查的礦種有:稀土礦等國家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碲鉍礦等資源/儲量有限、需要儲備和保護的特色礦種,巖鹽、芒硝等資源/儲量保證程度高、礦產品供大于求的礦種,沉積型低品位硫鐵礦、石棉等開發利用對環境損害大的礦種。對限制勘查礦種申請進行勘查,勘查登記主管部門應嚴格規劃審查,進行專門的規劃論證,提高勘查投入、勘查資質、資源環境保護措施等準入條件,主要采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或協議方式出讓探礦權。

  禁止勘查的礦種有:可耕地的磚瓦粘土,維護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泥炭等礦種,國家和省政府規定禁止勘查的其他礦種。

  鼓勵、限制、禁止勘查礦種以外的,為允許勘查礦種。

  2、重要礦產前期勘查

  從自貢市礦產資源分布特點出發,堅持統一部署、整體有序的原則,按照專家優選→規劃論證→年度計劃的程序,科學合理安排對煤炭、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種和重點成礦區帶的前期勘查,嚴格實行前期勘查項目的目標管理和實施管理,盡快取得礦產勘查重大突破。

  3、礦山礦產資源勘查

  開展有資源潛力的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延長礦山服務年限,提高礦山經濟效益,促進礦山可持續發展。優先安排大中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的重點地區和主攻礦種包括自貢市榮縣、富順地區煤炭延深勘查,水泥用石灰巖等外圍勘查。

  推進礦山企業自主投資開展接替資源勘查。鼓勵礦山企業開展礦區深部和外圍找礦,尋找后備接替資源。鼓勵礦山企業自主吸納社會資金從事礦山地質勘查。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礦山企業聯合地勘單位提前準備接替資源。

  加強礦山企業生產勘探。礦山企業要按照科學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的要求,加強生產勘探,提高礦山(塊段)開采前的資源/儲量類別,建立礦產資源/儲量臺帳,做好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測、資源損失貧化管理工作,加強共伴生礦和尾礦的綜合評價與勘查,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體效益。

  4、礦產資源勘查規劃分區

  為了對礦產資源勘查實行分區管理,規范礦產資源勘查的空間秩序。根據自貢市地質構造條件、區域地質特征和成礦規律等情況,劃定以下不同類型的勘查規劃分區。

  ⑴重點勘查區:為保障全市對重要礦產資源中長期的需求,實現重要礦產資源集中區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劃定以下區域作為重點勘查區,進行商業性勘查活動:

  ①KZ001榮縣雙古~鐵廠~渡佳~東興~墨林~旭陽~高山煤、水泥用灰巖勘查區,面積662.4平方千米,主攻煤礦、水泥用灰巖,擬設探礦權數4個,即榮縣鐵廠鎮芭茅灣勘查,主攻煤礦,擬于2010~2015年掛牌出讓;榮縣旭陽鎮西瓜山勘查,主攻煤礦,擬于2010~2015年掛牌出讓;榮縣墨林鄉汪家山勘查,主攻煤礦,擬于2015~2020年掛牌出讓;榮縣東興鎮東川溝石灰巖礦勘查,主攻水泥用石灰巖,擬于2009年掛牌出讓。已設探礦權2個,即榮縣鐵廠鎮古橋煤礦擴大范圍普查項目,主攻煤礦,正在延續勘查;榮縣高山鎮黃荊溝煤礦詳查,主攻煤礦,正在延續勘查。②KZ002富順縣永年鎮保和寨煤礦勘查區,面積22.1平方千米,主攻煤礦,擬設探礦權數1個,擬于2010~2015年掛牌出讓;③KZ003富順縣古佛~童寺~琵琶~萬壽~安溪~兜山煤、水泥用灰巖勘查區,面積438.93平方千米,主攻煤礦、水泥用灰巖等,擬設探礦權數3個,即富順縣安溪鎮大瓦口勘查區,主攻煤礦,擬于2015~2020年掛牌出讓;富順縣萬壽鎮王家山勘查,主攻煤礦,擬于2010年前掛牌出讓;富順縣兜山尖山坡石灰巖礦勘查,主攻水泥用石灰巖,擬于2009年掛牌出讓。

  在重點勘查區中尚無可供進一步勘查礦產地的區域進行商業性勘查,按照相關公告要求提出申請,采用優選方式出讓探礦權;勘查期滿未獲可供進一步勘查礦產地的應及時注銷探礦權。在重點勘查區中有可供進一步勘查礦產地的區域進行商業性勘查,按照相關公告要求提出申請,采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探礦權;加強對勘查活動的監督管理,堅決查處圈而不探、以探代采等違法行為。在重點勘查區中進行商業性勘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允許以協議方式出讓探礦權:⑴國家和省政府批準的重點礦產資源開發項目;⑵為國家和省政府批準的重點建設項目提供配套資源的礦產地;⑶已設采礦權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產系統擴大勘查開采范圍的毗鄰區域。協議出讓探礦權勘查期滿,原則上不允許延續登記或探礦權保留,可按規定由投資主體申請采礦權登記。

  ⑵、限制、禁止勘查區

  在市內國家、省級自然保護區外圍劃定為限制勘查區和核心區劃定為禁止勘查區。在自貢市內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分布區,劃定下列限制勘查區和禁止勘查區:①榮縣花龍溝竹海限制勘查區(KX001),其核心區為禁止勘查區;②高石梯森林公園限制勘查區(KX002),其核心區為禁止勘查區;③雙溪湖景區限制勘查區(KX003),其核心區為禁止勘查區;④金花桫欏旅游區限制勘查區(KX004),其核心區為禁止勘查區;⑤尖山農團景區限制勘查區(KX005),其核心區為禁止勘查區;⑥琵琶場、青山嶺森林公園限制勘查區(KX006),其核心區為禁止勘查區;⑦小井溝水庫禁止勘查區(KJ001),面積26.4088平方千米。

  限制勘查區還包括:自貢市內其它國家級省級市級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區、文物保護區以及重要濕地、重要飲用水源保護地等核心區以外的區域。

  禁止勘查區還包括:自貢市內其它國家級省級市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區、文物保護區等核心區,禁止在重要城鎮、鐵路、重要公路、重要河流、水庫、重大工程設施、重要地表水水源地、軍事禁區、宗教圣地等進行勘查;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從事開采活動的區域內對所有礦產的勘查活動。

  在限制勘查區新設立勘查項目,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必須嚴格規劃審查,對實施項目的環境影響及其減緩措施等,進行有其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參加的規劃論證。限制勘查區已許可進行的勘查,應切實加強勘查區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禁止勘查區內不得新設探礦權。

  ⑶、允許勘查區

  重點勘查區、限制勘查區和禁止勘查區以外的其他勘查區,為允許勘查區。在允許勘查區進行商業性勘查,按規定可分別采用申請在先方式、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和協議方式出讓探礦權。

  ⑷、勘查規劃區塊劃分

  為了優化礦產資源勘查布局,有效指導探礦權設置和整合,推進礦產資源的整體勘查開采,劃分勘查規劃區塊。

  劃分勘查規劃區塊的原則:保持已知勘查信息的完整性,一個完整的勘查信息不得人為分割到多個勘查規劃區塊之中;充分考慮后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與布局要求,單礦床不可分割;充分考慮勘查程度的影響;充分考慮礦產資源的分類管理;尊重已設的合法探礦權。

  根據以上區塊劃分原則,初步劃定10個勘查規劃區塊,勘查規劃區塊中有2個水泥用石灰巖勘查區和8個煤礦勘查區。即:KQ001榮縣東興鎮東川溝石灰巖礦勘查,面積:1.12Km2,KQ002榮縣鐵廠鎮芭茅灣勘查,面積:33.24Km2;KQ003榮縣鐵廠鎮古橋煤礦擴大范圍普查項目,面積:1.87Km2;KQ004榮縣旭陽鎮西瓜山勘查,面積:22.59Km2;KQ005榮縣墨林鄉汪家山勘查,面積:13.08Km2;KQ006榮縣高山鎮黃荊溝煤礦詳查,面積:18.5Km2;KQ007富順縣永年鎮保和寨勘查,面積:22.1Km2;KQ008富順縣安溪鎮大瓦口勘查區,面積:17.41Km2;KQ009富順縣萬壽鎮王家山勘查,面積28.29Km2;KQ010富順縣兜山尖山坡石灰巖礦勘查,面積:1.13Km2;其中榮縣鐵廠鎮古橋煤礦擴大范圍普查項目,榮縣高山鎮黃荊溝煤礦詳查為已設探礦權,正在延續勘查,其它為擬設探礦權。在法定最大允許范圍內,性質相近的鄰近規劃區塊應合并為一個勘查規劃區塊。生產礦山利用原有生產系統擴大勘查開采范圍的毗鄰區域,不進行勘查規劃區塊劃分。(詳見附表9)

  劃分勘查規劃區塊應充分考慮已知勘查信息、勘查程度、自然地理條件、已設礦業權的影響和規劃布局的要求,對擬設置探礦權的勘查范圍、勘查礦種、勘查級別(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主體資質、出讓方式、出讓時序、轉讓方式以及查明礦產地的開發方式、儲備方式等準入條件提出規劃建議,有利于科學合理地勘查、開采和保護礦產資源。勘查規劃區塊通過編制專項規劃、編制礦業權設置方案或編制勘查項目規劃方案,經規劃論證并報勘查登記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劃定。包含或切割已設礦業權勘查開采范圍的勘查規劃區塊,劃定前應通過聽證等方式征求相關礦業權人的意見,維護其合法權益。優先安排重要礦種和重點成礦區帶勘查規劃區塊的劃分和劃定工作,促進重要礦種和重點成礦區帶的有序勘查。勘查規劃區塊一經劃定,應及時向社會公布。新設置(包括設立、延續、變更、保留)探礦權,應以劃定的勘查規劃區塊為依據,符合規劃準入條件。

  對勘查規劃區塊的劃分和劃定,實行動態管理。按照勘查程度漸進提高的要求,正確處理勘查許可的規劃依據與勘查工作成果的關系。已劃定勘查規劃區塊作為勘查許可的規劃依據,在未設置探礦權前不得擅自更改。經過依法勘查取得階段性成果,可對原定勘查規劃區塊進行新的劃分,更新勘查許可的準入條件,經勘查登記主管部門批準后作為新設置礦業權、科學合理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規劃依據。建立健全勘查規劃區塊信息系統,記錄、更新、運用各類安排勘查項目的規劃依據,促進科學合理設置探礦權,避免勘查工作低水平重復。

  5、探礦權設置總量調控

  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企業資金為主體,鼓勵多渠道投入礦產資源勘查,合理增加探礦權設置數量,維護探礦權人合法權益,提高勘查水平,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勘查的需求。2010年,預設置探礦權總數約20個左右,2015年約30個左右,(落實省規劃探礦權分解數)。重點勘查煤、水泥用灰巖等礦產。

  加強探礦權投放總量和時序的管理,加大探礦權整合力度。新設立探礦權應保持已知勘查信息的完整性,避免低水平重復,從勘查源頭上防止一礦多開和大礦小開。建立健全探礦權投放數量的年度計劃管理制度,注重礦業權毗鄰區礦產資源的統一勘查開采和保護,鼓勵和支持集約勘查,新設立探礦權應優先安排在專項勘查區和重點勘查區,優先考慮對高風險鼓勵勘查礦種的勘查,嚴格控制對風險低或限制勘查礦種的探礦權投放。鼓勵有甲級地勘資質的單位對大中型礦產地進行集約勘查,鼓勵有甲級、乙級地勘資質的單位對小型礦產地進行整體勘查。加強對勘查活動的監督管理,實行勘查工作年報制度,認真審查勘查項目年度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總結,組織開展對勘查活動的野外抽查,堅決查處無證勘查、越界勘查、圈而不探、炒買炒賣探礦權等違法行為。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以資源為基礎、探礦權為紐帶,采用聯合、改組等方式,積極推進重要成礦區帶已設置探礦權的整合;在法定最大的獨立勘查范圍內,鼓勵性質相近、相鄰的已設探礦權整合為一個探礦權。

  6、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的監督管理

  在自貢市境內進行礦產資源勘查的探礦權人,須在施工前持勘查許可證和開工報告到市國土資源局備案,再到現場按勘查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勘查項目結束或因故撤消,要及時向市國土資源局報送勘查項目完成報告或勘查項目撤消報告。探礦權人須向自貢市國土資源局報告勘查開始施工、停止施工、結束施工的情況,接受其日常監督管理和年度檢查。市國土資源局地礦行政管理部門,對進住自貢市境內進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的單位或企業,依法進行監察和監督檢查,加大勘查工作的日常監督管理力度。開工前,檢查其是否持有有效勘查許可證、是否具有相應的勘查資質;在施工過程中,監督勘查單位是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章程和勘查設計方案進行施工;是否存在越界勘查、以采代探等違法行為,是否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是否對已破壞的區域采取治理措施。結束后,嚴格執行探礦權年度檢查制度,重點檢查是否完成最低勘查投入,是否完全按設計方案施工,如果發現問題,責令其改正,限期不改的,依法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可提請探礦權登記管理機關吊銷其勘查許可證。

  三、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礦產資源

  ㈠調控總量與儲備資源

  對礦產資源開采總量和采礦權投放總量進行有效調控,加強對鼓勵開采礦產的開發利用,加大對限制開采礦產的規范力度,杜絕對禁止開采礦產的開發項目建設。通過總量調控,合理增加全市礦產資源開采總量和總產值,適當減少礦山企業數量,提高全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整體競爭力,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2010年,全市采礦權設置總數310個左右,主要礦產品原礦產量達到1632萬噸左右。2015年,全市采礦權設置總數300個左右,主要礦產品原礦產量達到2115萬噸左右(落實省規劃采礦權分解數)。

  強化對總量配額指標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重要礦產的總量調控指標應逐級分解落實到各縣區,自貢市煤炭、巖鹽、天然鹵水、水泥用石灰巖等重要礦產的生產總量控制目標應落實到主要礦山。加強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測,加強重要礦產礦山企業的生產能力核定工作,嚴禁超能力組織生產。新設采礦權的投放量必須符合總量調控的要求。逐步實行總量控制責任狀和合同書制度,明確政府的總量調控職責,提高采礦權人執行開采總量調控指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強對重要礦種和重點礦區的巡查和專項整治,依法清理關閉無證開采、污染環境、浪費資源、不具備安全辦礦條件的礦山企業。

  探索建立重要礦產地儲備制度,分期、分批將自貢市煤炭、巖鹽、水泥用石灰巖等重要礦產納入儲備序列,開展專項勘查區重要礦產未利用礦產地的市級儲備,鼓勵緊缺礦產的開采礦山通過限制產能等方式進行礦產地儲備,對破壞浪費資源嚴重的小礦山實行關停并納入礦產地儲備范疇,逐步建立政府和企業聯合的重要礦產地戰略儲備機制,保障自貢市重要礦產資源的優勢地位和可持續利用,增強抵御突發事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能源礦產:有序開采煤炭資源,保障經濟建設新需求。合理確定重點地區煤炭開采規模和強度,限制開采高硫煤、高灰煤,改善原煤結構,保持原煤產量穩定增長。穩步推進煤炭資源開發整合,積極實施煤礦技改擴能整合項目,調整改造中小煤礦,推進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到2010年,自貢市原煤產量增至400萬噸左右,煤礦山數控制在54個左右。2015年,原煤產量增至500萬噸左右,礦山數控制在52個左右。

  化工原料礦產:適度增強巖鹽的開采規模。2010年,巖鹽產量增長到615萬噸左右,天然鹵水增長到20萬噸(見附表7),化工原料礦山總數控制在9個左右,其中新設采礦權1個,即榮縣留佳巖鹽礦區,保有資源儲量13.74億噸。榮縣黑龍橋巖鹽礦區、榮縣金子山巖鹽礦區、榮縣白巖寺巖鹽礦區,于2015年后投放市場。

  建筑材料礦產:鼓勵規模開采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飾面石材和其它非金屬礦產,限制開采河道砂礫石及開發利用條件較差,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礦產,禁止開采耕地內的磚瓦用粘土,禁止將優質石灰巖、白云巖等作普通碎石建筑材料開采。2010年,水泥用石灰巖的產量達到360萬噸左右,礦山數22個左右;建筑用砂的產量達到3萬噸左右,礦山數1個左右;玻璃用石英砂(巖)的產量達到3萬噸左右,礦山數2個左右;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的產量達到60萬噸左右,礦山數39個左右;磚瓦用頁巖的產量達到75萬噸左右,礦山數94個左右;膨潤土的產量達到1.5萬噸左右,礦山數2個左右;鑄型用(石英)砂(巖)產量達到3萬噸左右,礦山數8個左右;建筑石料用砂巖(水泥配料用砂巖)產量達到20萬噸左右,礦山數26個左右;建筑用砂礫礦產量達到50萬噸左右,礦山數23個左右;陶瓷用粘土產量達到1.5萬噸左右,礦山數5個左右;高嶺土產量達到20萬噸左右,礦山數(2007年8個)礦山數不。

  地下水礦產:鼓勵開采地下水,分層合理開采地下水,促進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2010年,礦泉水日產量達到79立方米,礦山數(2007年1個)不變。

  ㈡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1.礦產資源開發的區域布局

  根據自貢市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和礦產資源分布特點,發揮本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將自貢市劃分兩個礦產資源經濟區,實行各具特色的資源開發導向,按行政區劃逐級分解落實總量調控指標,優化資源開發的區域布局。

  自貢市西部能源化工建材礦產資源經濟區。即榮縣,是自貢市礦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方向是“工業強縣、農業穩縣、商貿活縣、旅游靚縣”。區內優勢礦產有煤礦、巖鹽礦和水泥原料等。重點加強煤礦、巖鹽礦和水泥原料的礦山改造和巖鹽礦業經濟區建設,發展榮縣長山鎮、留佳鎮等地的巖鹽礦生產;著力開發生產適銷對路的精細鹽化產品,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發展榮縣保華鎮、雙古鎮、鐵廠鎮、墨林鄉、旭陽鎮等地的煤礦生產,積極發展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發展榮縣東興鎮等地的水泥用石灰巖礦生產,提高開發利用建筑類礦產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優化水泥、玻璃、陶瓷產業結構和布局,增強其競爭力;培育飾面砂巖等新型非金屬礦產品開發。使榮縣礦產資源經濟區成為自貢市的能源、鹽化工、建材礦產品的重要生產供應基地。

  自貢市東、南能源建材礦產資源經濟區。即富順縣兜山鎮、安溪鎮、古佛鎮等行政區,是富順縣礦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方向是“工業強縣”。區內優勢礦產有煤礦、水泥原料等。重點加強煤礦和水泥原料的礦山改造,發展富順縣兜山鎮、安溪鎮、古佛鎮等地的煤礦生產,積極開發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發展洗精煤及產品的綜合利用;發展兜山鎮等地的水泥用石灰巖礦生產,重點抓好沱江富順段砂礫石的開發利用,形成集砂礫石與水泥用灰巖為一體的水泥制品生產企業集團,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提高開發利用建筑類礦產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培育飾面砂巖等新型非金屬礦產品開發。

  2、礦產資源開采規劃分區

  依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主體功能區要求和礦產資源稟賦條件,統籌礦產資源勘查與開采,規劃不同功能的礦產資源開采區,對全市礦產資源開采實行分區管理,加強對自貢市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有重要價值的礦區的監督管理和保護,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合理布局。

  ⑴重點開采區:加強重點開采區內礦產資源規模開采和集約利用。在礦產資源比較集中和開發利用條件好的地區,劃定重點開采區,重點規劃和統籌安排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促進大中型礦產地整體勘查和整裝開發,提高新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標準,依法做好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優化礦山布局和企業結構,引導資源向大中型現代化礦山企業集中,實現有序勘查開發、規模開采和集約利用,形成一批礦產資源穩定供給和創新資源開發模式的礦產資源開發基地。禁止不符合規劃要求和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企業進入重點開采區開采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劃分:①榮縣復興~于佳~觀山~雙古~來牟~長山~留佳巖鹽礦重點開采區(CZ001),面積258.37km2,資源儲量28.65億噸,現已設采礦權2個(長山鹽礦,榮縣鹽礦),擬設采礦權數4個。②榮縣東興~雙古~長山~保華~度佳~鐵廠~高山~墨林煤礦、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材重點開采區(CZ002),該區主要為煤系地層分布區域,范圍較大,涉及東興鎮、雙古鎮、長山鎮、保華鎮、度佳鎮、鐵廠鎮、高山鎮、墨林鄉等,面積707.41平方千米。區內現有煤礦山46個,資源/儲量5517.03萬噸,石灰巖礦山6個,資源/儲量10326.1萬噸,其它礦山54個,資源/儲量11357.8萬噸,擬設采礦權數106個。③自貢萬橋鹽礦重點開采區(CZ003),面積6.00平方千米,資源/儲量150萬噸,已設采礦權數1個。④富順縣古佛~童寺~琵琶~兜山~安溪煤礦、水泥用灰巖重點開采區(CZ004),涉及古佛鎮、童寺鎮、琵琶鎮、兜山鎮、安溪鎮,面積574.63平方千米。區內現有煤礦山8個,資源/儲量963.80萬噸,石灰巖礦山5個,資源/儲量5316.4萬噸,其它礦山22個,擬設采礦權數35個。(詳見附圖4和附表10)。

  ⑵限制、禁止開采區:嚴格限制開采區和禁止開采區的管理。加強礦產資源保護,限制在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分布區、有地方特色并需保護性限量開采礦種分布區、市場容量有限且資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區域、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無法合理利用資源的區域開展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限制在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區等核心區外圍開采礦產資源。禁止在實行礦產資源儲備和保護的礦產地開展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嚴格控制采礦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依法禁止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公園)、重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環境保護區核心區開展礦產資源開發活動。禁止在重要基礎設施、軍事禁區、大中城市規劃區、宗教圣地、重大工程設施圈定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禁止在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所在地進行礦產資源開采活動。在限制開采區內已查明的礦區,應堅持資源環境保護優先、適度開發的原則,提高礦山企業采選技術準入條件,堅持科學規劃論證、嚴格控制采礦權設置總量、主要礦產的開采總量和開采規模,加大對小、散、亂礦山的整改力度,禁止開采區內嚴禁開展與資源和環境保護功能不相符的開發活動,已有開發活動逐步有序退出,及時復墾被破壞的土地。

  建設大型基礎設施、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有關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應當向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了解擬建工程所在地區的礦產資源分布和開采情況,未經規劃論證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準,不得壓覆重要礦產地或礦床。劃分主體功能區,設置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范圍時,有關部門應與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及時有效銜接。

  限制開采區:劃定以下區域作為自貢市限制開采區,嚴格控制區內主要礦產開發利用的總量、結構和布局。1榮縣于佳鎮石梗村、雙古鎮宋家塘村高嶺土礦限制開采區(CX001),面積6.5779km2,資源儲量61.7萬噸;2榮縣雙古鎮大車村建筑用砂礫限制開采區(CX002),面積8.743km2,資源儲量6.0萬立方米;3榮縣越溪河灣沱至長山大橋至灘坎山建筑用砂礫限制開采區(CX003),面積1.226km2,資源儲量59.4萬立方米;4榮縣喻家溝、雙河村、芭茅村、黑觀音村高嶺土限制開采區(CX004),面積22.0792km2,資源儲量218.53萬噸;5榮縣旭陽鎮歐家村六組高嶺土限制開采區(CX005),面積5.298km2,資源儲量357萬噸;6榮縣旭陽鎮龔家壩村建筑用砂礫限制開采區(CX006),面積1.0194km2,資源儲量25萬立方米;7榮縣高山鎮涼水井村、柑子園村高嶺土限制開采區(CX007),面積22.989km2,資源儲量121.5萬噸;8榮縣望佳鎮馬車排灌站至復興橋段建筑用砂礫限制開采區(CX008),面積0.7497km2,資源儲量0.7萬立方米;9榮縣新橋鎮越溪河建筑用砂礫限制開采區(CX009),面積2.938km2,資源儲量15.2萬立方米;10榮縣河口鎮建筑用砂礫限制開采區(CX010),面積4.2284km2,資源儲量64.4萬立方米;11四川久大制鹽有限責任公司長土~建設天然鹵水限制開采區(CX011),面積37.25km2,資源儲量131.5萬噸;12四川久大制鹽有限責任公司興隆礦區天然鹵水限制開采區(CX012),面積17.75km2,資源儲量305.7萬噸;13四川久大制鹽有限責任公司鄧關礦區、鄧井關背斜天然鹵水限制開采區(CX013),面積20.28km2,資源儲量453.8萬噸;14沱江砂石限制開采區(CX014),面積87.73km2,資源儲量1593.6萬立方米。

  禁止開采區:①榮縣花龍溝竹海禁止開采區(CJ001);②高石梯森林公園禁止開采區(CJ002);③雙溪湖景區禁止開采區(CJ003);④金花桫欏旅游區禁止開采區(CJ004);⑤尖山農團景區禁止開采區(CJ005)⑥琵琶場、青山嶺森林公園禁止開采區(CJ006);⑦小井溝水庫禁止開采區(CJ007);禁止開采區還包括自貢市內其它國家級省級市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跡保護區、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城市規劃區、重要工業區、大型水利和工程設施分布區、鐵路和重要公路兩側及城鎮市政工程附近一定距離內和依法不得開采礦產資源的其他開采區劃為禁止開采區。區內不得新建礦山,已有開采礦山由縣級以上政府依法予以關閉。(見附圖4,見附表10)

  ⑶允許開采區:重點開采區、限制開采區、禁止開采區以外的區域為允許開采區。市、縣(區)政府及其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責權一致原則,加強對區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

  3.礦產資源開采規劃區塊

  科學合理劃定開采規劃區塊,動態調整完善開采規劃區塊庫和合法開采區塊庫,有效指導采礦權的設置和整合。劃分開采規劃區塊應堅持有可供開采的資源/儲量、整體開發資源、開采規模與儲量規模相適應、尊重已設的合理采礦權等原則。本規劃劃定煤炭開采規劃區塊54個,非煤礦開采規劃區塊共47個,保留已設采礦權開采區塊196個。非煤礦開采規劃區塊包括了部分已審批確定的采礦權或擬設采礦權設置方案區塊,煤炭開采規劃區塊是采納《自貢市煤礦區礦業權設置方案》劃定的區塊。

  劃分開采規劃區塊應綜合考慮礦產賦存特點、資源儲量、采礦技術經濟條件、已設礦業權等因素和規劃布局的要求,對擬設置采礦權的開采區范圍、開采礦種、開采方式、主體資質、出讓方式、出讓時序、轉讓方式、資源保護措施等準入條件提出規劃建議,有利于科學合理地開發礦產資源。按照礦產資源分級分類管理要求,開采規劃區塊通過編制專項規劃、編制礦業權設置方案或編制開采項目規劃方案,經規劃論證并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劃定。包含或切割已設礦業權勘查開采范圍的開采規劃區塊,劃定前應通過聽證等方式征求相關礦業權人的意見,維護其合法權益。開采規劃區塊一經劃定,應及時向社會公布。新設置(包括設立、延續、變更)采礦權,應以劃定的開采規劃區塊為依據,符合規劃準入條件,一個開采規劃區塊原則上只設置一個采礦主體。

  按照“對開采低風險礦產、無風險礦產進行全面規劃,對開采高風險礦產提出具體調控措施”的要求,全面推進開采規劃區塊的劃分和劃定工作,優先安排重要礦種、重點開采區、鼓勵開采區開采規劃區塊的劃分和劃定工作。已劃定開采規劃區塊作為指導采礦權設置的空間單元,應保持相對穩定,在未設置采礦權前不得擅自更改。根據科學布局、優化結構、規模開發的需要,設置采礦權后應及時調整原定開采規劃區塊的規劃準入條件,作為監督管理采礦活動的依據。鼓勵性質相近、相鄰的已設采礦權通過聯合、轉讓等方式合并為一個采礦權。

  建立健全開采規劃區塊信息系統,記錄、更新、運用各類安排采礦項目的規劃依據,促進采礦活動合理布局、有序進行,避免一礦多開和大礦小開,提高資源開發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4、礦業經濟重點發展區域

  在礦產資源賦存條件好、基礎設施配套性好、開發利用活動相對集中的地區,劃定礦業經濟重點發展區域,根據其產業布局和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積極改善礦業投資環境,支持和鼓勵大中型礦山企業的發展,引導小型礦山企業的聯合重組,優先安排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工程,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促進后續冶煉、深加工產業發展,以資源為基礎引導重化工業、原材料等基地建設合理布局,形成資源開發利用的集聚優勢,促進全市礦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打造威西(自貢市轄區內)礦業經濟區,以長山鎮巖鹽礦重點開采區為依托,設立榮縣長山鎮巖鹽礦礦業經濟區:

  榮縣長山鎮巖鹽礦礦業經濟區(JJ001):調控的主要優勢礦產是巖鹽,根據市場需求,充分利用長山地區巖鹽礦資源,加大巖鹽開采加工結構調整力度,著力優化鹽化工產業集群,資源配置向發展精細鹽化產品傾斜,帶動全市高效利用鹽礦資源,打造鹽業優勢經濟平臺。

  ㈢調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

  1、推進礦產資源規模化開采

  礦山開采規模必須與礦區的資源儲量規模相適應,一個礦區(床)原則上只設一個開發主體,嚴禁大礦小開、一礦多開。嚴格制定和執行礦區(床)礦產資源開發集約經營、規模開采的規劃準入要求,達不到礦山最低開采規模、最低服務年限等規劃準入條件的礦產資源開采項目,不得新設立采礦權;已有采礦權的變更和延續要逐步達到規劃要求。發揮重要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的優勢,鼓勵大中型礦山企業通過合理補償、整體收購、聯合經營等方式整合周邊小礦山,鼓勵中小型礦山企業按照市場規則實施兼并重組,鼓勵以礦產品為原料的優勢企業參與礦山企業的兼并、重組和改造,促進礦業集中化、規模化、基地化發展。實施小礦分類管理制度,將小礦發展與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建設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2010年,(1)全市煤礦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煤6萬噸以上,(2)巖鹽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10萬噸以上,(3)天然鹵水最低開采規模年產2萬噸以上,(4)高嶺土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3萬噸以上,(5)建筑石料用砂巖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3萬噸以上,(6)建筑用砂礫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3萬立方米以上,(7)建筑用砂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2萬噸以上,(8)玻璃用石英砂(巖)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3萬噸以上,(9)建筑石料用灰巖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3萬噸以上(其中水泥用灰巖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2萬噸以上),(10)磚瓦用頁巖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2萬噸以上,(11)陶瓷用粘土(水泥用粘土)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4萬噸以上,(12)膨潤土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2萬噸以上,(13)鑄型用(石英)砂最低開采規模年產原礦1萬噸以上,(14)礦泉水平均日產量79立方米以上(見附表13)。到2015年,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4.67%以上,煤、巖鹽、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生產礦山的規模開采和集約經營水平明顯提高,大中小型礦山進一步協調發展。

  2、推進礦山技術更新

  依靠科技進步,突出技術創新,引進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推行清潔生產和先進適用的采選冶及精深加工技術,逐步淘汰落后設備、技術、工藝和方法,改造、提升傳統礦業,提高資源利用水平。重點發展與采礦能力相適應的選礦加工能力,改變部份礦產采礦能力大于選礦能力、加工能力低于采選能力的現狀;積極推進礦山企業技術改造,推廣高效安全采礦技術,包括機械化、半機械化采礦技術和易溶鹽類礦產的鉆井水溶法開采技術等,重點依托中昊(集團)西南化工公司、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充分發揮鹽化工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加快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推廣和普及露采礦山的臺階式開采,提高礦山安全生產能力;積極引進、開發、推廣大宗礦產深加工和產品鏈延伸技術,包括潔凈煤和水煤漿生產技術、化工礦產精細化工技術、節能環保的建筑材料生產技術等,推進大宗礦產加工的技術和產業升級;研究開發共伴生礦產高效節能分離提取和綜合利用技術,包括利用劣質煤洗煤尾礦和煤矸石發電技術、煤矸石燒制墻體磚和耐火材料技術、礦山剝離廢石代替砂石生產筑路材料和混凝土骨料技術、利用尾礦代替水泥生料的技術等,促進一礦變多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發展和推廣“三廢”治理與綜合利用技術,因礦制宜地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改善礦山環境。

  3、優化礦產品結構

  鼓勵礦產資源開采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礦產品結構,推進低檔產品向中高檔產品、單一產品向配套產品、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高耗能(耗材)產品向低耗能(耗材)產品的轉化,提高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水平。鼓勵常規礦物原料替代品的開發利用,鼓勵對二次資源和可循環利用資源的開發利用,引導節能型產品的應用,逐步形成與國情相適應的節約資源消費模式。重點提高洗精煤的比重,綜合利用煤矸石、煤泥和瓦斯,推進煤電、煤化、煤冶聯營,加強巖鹽深加工及精細化工,提升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產品的檔次,開發和生產新型超微細和納米材料、飾面石材等新型非金屬材料,加強非金屬礦產品合理開發利用,提高非金屬礦產的精細加工水平和集約化利用程度,發展高新技術和環境保護領域應用的新型非金屬礦物材料。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以出口為主要流向的礦產品開發。

  4、促進資源型城鎮可持續發展

  根據自貢市經濟社會發展布區和礦產資源分布特點,發揮本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對煤炭、巖鹽、水泥用灰巖等重要礦產要依據礦產資源規劃,適度開發,延伸上下游產業;鼓勵發展循環經濟,拓寬資源開發利用領域;提早規劃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對資源開采出現衰減的礦山,加強資源綜合評價,開發利用好各種共伴生資源,充分挖掘資源潛力,進一步做好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工作,加大對礦山企業接替資源預查和普查的支持力度,引導礦山企業出資完成詳查和勘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抓緊培育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接續替代產業。對于資源枯竭地方,進一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落實支持政策,指導產業轉型和盡快形成新的主導產業。

  (四)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

  1、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水平

  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和選礦回收率。以煤炭、巖鹽、建筑石材等生產礦山為重點,鼓勵和支持礦山企業應用、推廣、開發先進適用的采選技術、工藝和設備,不斷提高礦產資源采選水平,減少儲量消耗和礦山廢棄物排放。到2010年和2015年,礦產資源平均開采回收率分別達到煤礦87%和89%,巖鹽礦23%和25%,建筑材料礦產86%和88%。

  加強礦產資源采選回收率準入管理和監督檢查。新建礦山不得采用國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選技術、工藝和設備。切實制定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的準入標準,達不到要求的不得頒發、延續采礦許可證。強化對開采回采率、采礦貧化率和選礦回收率的監督檢查,礦山開采回采率和選礦回收率應達到經批準的礦山設計和開發利用方案的要求,引導和強制礦山企業切實提高礦產資源采選水平。加強對暫難回收利用資源的管理,鼓勵礦山企業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對暫難回收利用的尾礦廢石進行安全處置、回填復墾和恢復生態,避免盲目利用尾礦廢石造成新的環境破壞和污染。

  2、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加強低品位、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勘查與綜合利用,充分利用礦產資源。對具有工業價值的低品位、共伴生礦產,統一規劃,綜合開采,綜合利用。合理開發利用低燃值煤等大宗礦產的貧礦和難選冶礦。

  加強礦山固體廢棄物、尾礦資源和廢水利用。鼓勵礦山企業內部或不同企業之間的原料、產品、排放物合理循環,充分利用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尾礦資源中的有用成分,通過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促進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重點開展煤矸石、非金屬礦山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自貢市以粉煤灰、煤矸石、有機廢水為重點,加強工業廢物綜合利用,重點抓好鹽化等重點耗能行業的節能工作,抓好熱電聯產和余熱綜合利用。到2015年,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達到75%以上。提高礦山廢水的循環利用效率,礦業用水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完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激勵引導機制。推動實施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計劃,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進低品位、共伴生礦產、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尾礦資源等的調查工作,全面評價綜合利用潛力。嚴格礦產資源綜合勘查和綜合評價的地質勘探報告評審備案制度。對暫不能綜合開采或綜合利用的礦產及含有用組分的尾礦,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明確尾礦開發的準入條件和技術要求等規定,鼓勵和支持礦山企業開展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綜合利用項目,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執行定期發布鼓勵、限制和淘汰的技術、工藝、設備名錄制度,建立技術咨詢服務體系,有效引導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3、發展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

  按照“再勘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促進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加大對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科學評價礦山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狀況。以礦山企業為主體實施循環經濟發展示范項目,推進粉煤灰水泥、尾氣發電、煤渣和廢液、礦山固體廢棄物等綜合開發利用。引導和帶動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發展。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安全、環保、可持續地發展礦業經濟。為構建巖鹽礦產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礦業開發新模式,引導礦山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節約與綜合利用巖鹽礦產資源,加強科技攻關與技術改造;綜合回收天然鹵水各樣有效成份,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充分利用洗煤尾礦和煤矸石發電、燒制墻體磚和耐火材料等,切實做大做強煤矸石發電和生產建材示范項目。

  四、保護與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

  ㈠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嚴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保護準入管理。加強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最大限度減少或避免因礦產開發而引發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制定和完善礦山建設項目地質環境影響評價的指標體系和標準,嚴格落實新建、改建、擴建礦山的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必須制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方案,有關水土保持、地質災害防治、土地復墾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目標、措施和資金預算,經規劃論證通過后作為申辦和換領采礦許可證的依據。禁止在城市規劃區、主要交通道路沿線直觀可視范圍內露天開采礦產資源,并嚴格控制地下開采。禁止新建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可恢復的破壞性影響的礦產資源開采項目,限制開采砂金、煤系高嶺土礦,禁止開采可耕地的磚瓦用粘土等礦產。嚴格控制河砂(礫)開采,促進河道砂石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加強對生產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制定完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等技術規范和標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目標納入礦山企業年度檢查重要內容,加強礦山生產過程中對地質環境影響的控制。對造成礦山地質環境嚴重破壞的,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達標的予以關閉。

  加強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監測。進一步健全并實行政府主導、礦山企業配合、社會參與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制度,組織開展大中比例尺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對礦產資源集中開發區和重要成礦遠景區的地質環境背景、現狀、變化趨勢和對策建議等進行調查與評估,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提供依據。實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預報、預警報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全市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和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管理信息系統,加強礦產資源集中開發區和生態脆弱地區的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加強基層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建設,建立重點區域和重點礦山的地質環境監測網絡,健全重點礦區地質災害預警預報體系,加強對全市礦山地質環境的有效監控和監測數據的快速采集、分析處理與定期發布。

  ㈡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

  根據自貢市礦山環境現狀和礦山分布情況,按照區內相似、區間相異的原則,劃定以下不同類別的規劃分區,因地制宜地開展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

  礦山環境重點治理區:重點治理區主要是指歷史時期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礦山環境問題對生態環境、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造成較大影響的區域。自貢市主要有:ZZ001自貢市榮縣~貢井區~自流井區~大安區~沿灘區、富順縣煤、巖鹽、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材礦山環境重點治理區,面積2647.88平方千米。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為廢渣廢石占壓,淤塞溝谷,遺留采空區造成區內地下水位下降,地表開裂、塌陷等地質災害,礦山廢水污染水土植被等。建議采取政府、企業、市場等多元化籌資方式籌措資金,對礦山環境破壞較為嚴重、對周圍生態和人居安全造成較大威脅的區域進行重點治理。徹底關閉礦山,治理塌陷及地裂縫,清理河道,平整礦渣堆,植樹種草綠化等,尤其是加強榮縣煤矸石的綜合利用。

  礦山環境重點保護區:主要為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名勝古跡和地質公園。自貢市主要有:ZH001榮縣花龍溝竹海重點保護區,ZH002高石梯森林公園重點保護區,ZH003雙溪湖景區重點保護區,ZH004金花桫欏旅游區重點保護區,ZH005尖山農團景區重點保護區,ZH006琵琶場、青山嶺森林公園重點保護區,ZH007小井溝水庫重點保護區,面積26.4088平方千米,小井溝水利工程位于岷江支流越溪河中上游的榮縣保華鎮小井溝峽谷,是四川省水資源總體規劃中解決自貢市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重點工程,也是該市西部供水系統的核心工程,具有城市供水、農業灌溉、旅游開發綜合性功能,總庫容1.79億立方米。自貢市煤礦區礦業權設置方案已對小井溝水庫附近礦山進行治理,目前區內不存在礦山環境問題。以后應重點做好小井溝水庫周圍生態環境保護。以上重點保護區內以環境保護為重,限制或禁止礦產開采,在重點保護內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有關自然保護區管理規定,加強礦山環境保護。

  ㈢加快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

  明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責任。明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相關法律責任,全面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加強對采礦權人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義務情況的監督檢查。明確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目標任務,并列入各級政府的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

  實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分類管理。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實行差別化資金籌措政策,充分調動多元經濟成分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積極性,加快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進程,促進新老礦山及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態恢復。對有重大貢獻的國有礦山,采取政府扶持和企業分擔等方式,合力做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對已關閉和無主礦山,各級政府應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多渠道資金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到2015年,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破壞面積恢復治理率達到35%以上。對于新建和生產礦山,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加強礦山對采礦選礦排放“三廢”的處理、對礦區水土資源破壞和地質災害的治理,實施礦山地質環境全面恢復治理。

  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重點項目。落實省規劃,自貢應劃定為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有計劃地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開展礦山采空區地面塌陷、水土環境污染和礦山固體廢棄物占用破壞土地等環境問題治理,改善礦區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開展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示范試點工作,優先安排技術先進、工藝可行、投入產出合理、治理效果顯著的項目。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嚴格按四川省和行業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和組織施工,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檢查,確保恢復治理質量,促進礦山地質環境明顯改善。

  針對自貢市礦山環境問題的類型,依據其誘發原因的不同而分別采用不同的恢復治理措施和方法,因礦制宜地組織開展恢復治理工作,逐步提高自貢市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率。對礦山水土資源破壞引發的土地壓占、地下水疏干、地表水漏失等,主要采取地下水防滲工程、地下水回灌工程、植被恢復工程和土地復墾工程予以治理,逐年減少礦山生態破壞,逐年提高礦山壓占土地重建率;采礦活動導致重要地質遺跡、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破壞且不可恢復的,應追究采礦主體的相關法律責任。對采礦誘發或可能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尾礦庫潰壩等災害,主要采取崩塌治理工程、滑坡防治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塌陷治理工程、地面沉陷治理工程、邊坡治理工程、采坑回填工程予以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必要時應采取避讓措施;采礦活動誘發災害導致重大生命財產損失的,應追究采礦主體的相關法律責任。對礦山“三廢”排放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植被和大氣等環境污染,主要采取粉塵處理工程、廢水處理工程、廢氣處理工程和廢石尾礦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工程進行恢復治理,促進礦山企業增產不增排放量。對已關閉和無主礦山,各級政府應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向省爭取項目資金支持,調動多渠道資金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對現有開采礦山,采取政府扶持和企業分擔等方式,合力做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

  經過對自貢市319個礦山的礦山環境調查資料進行綜合研究和比選分析,自貢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共計29個礦山,擬納入全省規劃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其中2010年治理5個,面積為0.0141km2,2015年治理12個,面積為3.9582km2,2020年治理12個,面積為1.5395km2。(見表15)

  (四)積極推進礦區土地復墾

  嚴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土地復墾準入管理。嚴格落實礦區土地復墾方案審查制度,新建(改、擴建)礦山項目沒有土地復墾方案不予受理采礦權申請。嚴格實施礦區土地復墾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破壞土地面積、降低破壞程度,切實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努力實現邊開采、邊保護、邊復墾。建立礦區土地復墾監管和監測制度,將礦區土地復墾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礦山企業年檢內容,沒有完成土地復墾任務的或沒有依法交納土地復墾費的礦山企業不予通過年檢。

  積極開展礦區廢棄地復墾。加強礦區土地復墾權屬管理,明確礦區復墾土地使用權,在優先安排農業利用的前提下,鼓勵多用途使用。對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逐步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的多元化投融資渠道,鼓勵各方力量開展礦區土地復墾,到2015年,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復墾率達到30%以上。對新建和生產礦山,堅持“誰破壞、誰復墾”,依法落實業主土地復墾責任,建立并推進礦區土地復墾費征收使用管理制度,促進開采礦造成破壞的土地全面得到復墾利用。

  實施礦區土地復墾重點項目。加強自貢市露天開采小型建材礦山損毀土地的復墾,先易后難,積極推進其他礦區土地復墾,逐步開展對23個占用和破壞土地面積較大礦區的土地復墾工作,其中:7個歷史遺留礦山(見表16)。加強部門協作,對沱江沿江區域采砂、采石損毀的土地進行覆土改地或復墾,應做好配套的河道疏浚、堤堰修筑等恢復治理工作。對開采磚瓦用頁巖、建筑石料等損毀的土地進行覆土改地和復墾,應做好配套的邊坡穩定化處理等恢復治理工作。

  五、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健全規劃實施機制,改善規劃實施環境,確保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規劃任務的完成和規劃目標的實現。

  ㈠加強政策導向

  積極貫徹礦產資源宏觀調控政策,堅持民生為本和科學開發,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調整礦產資源開發收益分配,完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益共享機制,構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加大對礦產資源勘查、儲備、保護、綜合利用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等的投入力度,加強礦業權設置管理和市場建設,健全礦產資源監督管理體系,深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全面提高礦產資源配置效率和開發效益。

  ㈡健全規劃實施機制

  1.完善規劃體系

  加強礦產資源規劃體系建設。組織編制實施自貢市各縣的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逐級落實本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指標、分區和政策。新設礦業權必須實行統一規劃和管理,充分發揮規劃對資源配置的統籌和調控作用。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要對本級管理礦產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進行統籌安排。規劃體系建設要符合“銜接統一、分工明確、重點突出”的要求,堅持“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服從總體規劃”的原則,維護礦產資源規劃的權威性和整體性。礦產資源規劃編制要與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互銜接。

  擴大規劃的民主決策和公眾參與。編制礦產資源規劃,要建立健全專家咨詢制度、部門聯系協調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充分發揮各行業主管部門的作用,加強規劃協調、咨詢和論證,實行規劃審批專家論證制度,提高規劃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規劃一經批準要及時發布、公告并廣泛宣傳,提高公眾認識,接受社會監督,促進規劃順利實施。

  2.加強規劃實施管理

  健全和落實規劃實施責任制。自貢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嚴格執行礦產資源規劃,維護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正常秩序。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調控、勘查開發布局與結構調整、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儲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重大規劃目標納入管理目標體系進行考核,并將規劃執行情況作為主要領導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有關單位、組織、企業和個人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遵守礦產資源規劃,支持和配合規劃實施工作。

  完善并嚴格實行規劃審查制度。完善規劃審查制度,規范審批前置的規劃方案編制、規劃論證等規劃服務。對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開采、保護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項目實行嚴格的規劃審查。礦業權的審批、出讓、變更和延續等必須符合礦產資源規劃。不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項目和申請,不得批準立項,不得審批、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不得批準用地。

  推行規劃年度實施方案。將礦業權設置、礦產勘查開采總量調控、布局結構調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目標和任務,按年度分地區進行分解落實。

  加強規劃實施監督管理。將規劃執行情況列為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的重要內容,定期公布各地規劃執行情況。對違反規劃審批頒發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及時予以糾正,并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從重查處在禁止勘查區和禁止開采區內審批頒發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行為。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追究責任,由責任單位賠償相對人的損失。對違反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予以糾正;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要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嚴格礦產資源規劃調整和修編。建立規劃實施評估機制,評估報告報規劃審批機關備案,并作為規劃調整和修編的依據。因形勢變化需要進行指標調整的,應進行科學論證。嚴格規劃調整和修編的程序,應對規劃調整和修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進行評估和論證。凡涉及勘查開發方向、規模、布局等原則性修改的,必須報原審批機關批準。

  3.推進科技創新和重大項目實施

  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加快建設以地勘單位和礦山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科技創新體系,鼓勵地質勘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推廣和應用,積極扶持和引導礦山企業研究開發、引進和應用先進的采選工藝、技術和設備,積極發展礦山地質環境監測、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

  組織實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重大項目。按照四川省產業政策,緊密結合自貢市實際,集中力量,有序安排,重點支持規劃安排和引導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儲備、保護項目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礦區土地復墾項目,支持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注明授權來源,任何轉載需獲得來源方的許可!若未特別注明出處,本文版權屬于中國石材網,未經許可,謝絕轉載!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做相關處理!
2.轉載其它媒體的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網站刊登文章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APP
  微信
  客服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综艺| 柘荣县| 巴南区| 万载县| 琼海市| 凯里市| 海伦市| 布拖县| 呼伦贝尔市| 德清县| 古浪县| 福泉市| 通道| 弥勒县| 台南市| 习水县| 洞头县| 泗阳县| 镇赉县| 余庆县| 芜湖县| 浦江县| 康乐县| 泾源县| 宜君县| 兴文县| 正阳县| 芜湖市| 凤翔县| 长乐市| 亚东县| 平塘县| 哈尔滨市| 白水县| 云阳县| 三河市| 高阳县| 广西| 平远县|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