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眾說紛紜:四川國際石材城四大優勢
一、產業提檔升級“一站式”購物
在成都經營石材七八年的弘釉石業負責人卓斌告訴記者,入駐石材城之前,他一直在金府石材城,親眼見證了成都石材市場由最初的兩家石材市場、數百家石材廠商家,一步步發展成現在的多家市場,數千家石材廠商家,規模翻了幾倍。
但是,目前成都石材市場分散,沒能形成規模效應。而且無良好的交通規劃,又緊鄰成都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混亂。現在搬到四川國際石材城,卓斌最明顯的感受就是交通更好了。
“原來的金府石材市場受地理位置限制,規模小,產品門類不齊,只是‘小打小鬧’。”卓斌信心滿滿地說,四川國際石材城規模大,石材廠商云集,各種產品齊全,無論普通消費者還是大客商都能實現所有石材一站式購買,市場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而且,新市場地處城北,除了吸引成都客戶,還能吸引大批德陽、綿陽的客商。
此外,新市場環境比老市場環境衛生更好,不僅能給石材廠商家工作人員提供更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且讓消費者的購物環境也更清爽,提高石材市場的消費檔次。
根據規劃,四川國際石材城還將在周邊陸續打造商務辦公、商務酒店,以及包含了地方特色餐飲、娛樂、休閑甚至醫療在內的“生活一條街”等相關利民配套項目,讓所有入駐四川國際石材城的廠商家都能切身感受到“工作在園區,生活在城區”的舒適。
這將使市場成為入駐廠商真正安穩的新家。
二、軟硬件全國領先,石材加工更精細
鴻望石材也是第一批入駐四川國際石材城的石材廠商家之一。該公司經營進口石材,產品涵蓋了土耳其、西班牙、意大利、巴西等國進口的大理石、花崗巖以及石材加工成品等300多個品種。
盡管四川國際石材城尚未正式開業,但是處于試運營的鴻望石材已經有了數百萬元的銷售業績。這讓該公司負責人陳旺笑得合不攏嘴。
“原來在郫縣老市場,由于市場規模不大,我們的場地只有兩三千平方米,發展很受限制。”陳旺說,現在搬入四川國際石材城,他一口拿下六個鋪位,規模陡然增加至1萬余平方米。場地大了,手腳也放開了,他購入了更多的設備,店鋪規劃得也更好了,配套跟上了,設備更新了,管理理念也更好了。原來舊市場沒有的舒適環境現在都有了。由于設備更先進,加工的石材產品精度也比原來更高了。對于整個市場的軟硬設施配套,陳旺也相當滿意。
“我在成都搬過的市場有兩個,在全國的石材市場也看到了很多個,四川國際石材城無論從規劃建設,還是軟硬件設備投入都是在全國排得上號的。而且,眾多知名石材廠商聚集于此,產品優勢互補,石材城必將形成巨大的吸‘睛’力,我們也有信心發展得比原來更大更強。”
三、現代化管理,廢水廢渣統一處理
從十年前,進入郫縣的石材市場開始經營進口與國產石材,恒森石材如今產值已達到數千萬元。
但是,恒森石材負責人陳恒表示,老市場雖然已形成多年,人流量相對較大,但暴露出來的環境差,噪音污染等問題卻是非常嚴重。
“四川國際石材城有著老市場無法比擬的環境,市場用國際領先的‘循環經濟’方式,確保了生產過程的安全和環保。”陳恒表示,以前老市場根本沒有排污設施,污水橫流,粉塵肆意,噪音刺耳。
2012年8月份進入四川國際石材城以后,發現這里采用了現代化管理,設置了污水處理設施,石材加工采取封閉作業,粉塵、噪音也沒有了,加工石材產生的邊角料、廢水等統一回收再利用,節能又環保,還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降低產品價格惠及消費者。
此外,石材城遠離城區,交通規劃組織更合理,不僅避免了老市場交通混亂的難題,方便石材廠商加快產品運輸,而且將更方便廣大客商輕松駕車到石材城購買石材。依靠緊鄰的廣漢火車中轉站,還將降低石材物流成本,為降低石材成本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西部最大集群將向川北德陽綿陽擴展
對于四川捷意成石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菊元來講,近二十年的石材經營,八年時間都在老成灌路沿線,年銷量發展到上千萬元。
隨著成都市北改規劃,老成灌沿線石材分散的石材城全部拆遷,他將石材加工廠搬入了四川國際石材城。
對于位于廣漢的新市場,張菊元認為,最大的優勢就是規模化,管理上更加規范化,軟硬件條件都比老市場起點高。但是,市場最終發展要靠客流量的增長。
從四川國際石材城的地理位置來看,相比于老市場稍微距離成都市主城區更遠一些,但是石材市場位置北移,將更加靠近德陽、綿陽等川北二三級市場。
陳恒相信,隨著眾多大型企業在此聚集,經過5年-10年的積累發展,石材城必將形成一個以四川國際石材城為中心的西部最大的石材產業集群,并向國內最重要的石材產業制造基地和集散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