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東南五環的西直河石材市場,曾經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石材集散地。近日,記者在這里看到,市場85%的建筑已經拆除,瓦礫間出現了片片新植的樹林。6月底,這里將全部拆除綠化,并規劃建設一座高新產業園區。原來的商戶們,也都在河北香河、易縣、黃驊等地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
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朝陽區作出有益探索。今年,該區將清退有形市場46家,關停淘汰工業污染企業41家,計劃騰退建筑面積220萬平方米,改善生態環境,優化產業結構。
瘦身:最大石材市場騰退變綠地
占地170公頃的西直河石材市場曾經喧囂一時。記者一年多前到此采訪時,交通混亂、環境臟亂。當地政府十八里店鄉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這個市場是自發形成,缺乏規劃,對當地的環境、交通帶來巨大壓力。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這個市場,眼前一切完全變了樣。遮天蔽日的廠房幾乎消失殆盡,所剩不多的幾座樓也已人去屋空,等待拆除。廢墟中,新種下的樹苗已經發芽。
“目前,市場已拆除85%,6月底基本拆除完畢。綠化同步進行,47%的地塊已經種上了樹苗,計劃到10月份完成全部綠化,成為首都一道綠色屏障。”朝陽區有關負責人介紹。
距西直河市場十幾公里的東四環邊,另一家大型市場也在拆遷中。“四惠建材市場”正處于東四環交通樞紐,院內有600余家商戶,川流不息的車流、人流造成周邊地區環境臟亂、交通擁堵,建成于2000年左右的簡易棚也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目前,這個市場2/3商戶已經騰退,預計將于10月前完成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綠地。
健體:老工廠升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走進位于定福莊的北京齒輪廠老廠區,仿佛瞬間回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里曾是北汽的齒輪和變速箱生產基地,高大空曠的廠房里,擺放著十幾臺沖壓機、車床。墻上掛著老式風扇和吊燈,地面上仍然殘存著黑色的機油印。
2013年,齒輪廠老廠區開始規劃搬遷到河北黃驊的汽車產業基地。“在新基地,我們購置了更先進的機器設備。”北汽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2月,老廠區已基本搬遷完畢。
如今,占地8萬平方米的老廠區已全部騰退,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正在籌備中。廠房里的十幾塊展板上,描繪著老廠區的新藍圖。“老廠區處在定福莊國際傳媒走廊的核心地帶,西接CBD商務區,南鄰垡頭總部商務基地。”北汽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有著五六十年歷史的工廠建筑群將保留下來,廠房里的老機器也將作為工業遺產的一部分。將來的文化創意園區將立足首都功能新定位,引進“互聯網+文化”企業總部,規劃書店、咖啡館等空間,打造成具有休閑功能的城市公園。
協同:搭建承接平臺,外埠謀求新發展
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探索中,朝陽區采用疏堵結合的方式,主動幫助市場、企業和商戶搭建承接平臺,促進產業轉移。
為了協助西直河石材企業外遷,十八里店鄉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多次赴天津、河北等地考察,為企業物色新的承接地。“經過十多年發展,西直河市場培育了不少有實力的企業,它們的投資會為當地帶去新的經濟增長。”鄉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西直河拆遷騰退的同時,香河、廊坊、易縣等地就在市場里設了招商點,給商戶優惠政策吸引落戶。
河北省香河縣交通便利,距北京僅40公里,是不少商戶看好的承接地之一。兩地政府搭平臺,香河成為不少商戶新的投資地。現在,香河石材基地已建設完成,商戶陸續搬遷入駐。
一位商戶告訴記者,外遷意味著重新建設廠房、棄用老舊機器,對企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成本。但是在新址,不但規模擴大了一倍,而且還采用了凈化空氣的除塵設備、加裝了水循環過濾設施,生產能力和環保標準都大大提高。而且,外埠這些基地道路很通暢,不再擔心因交通堵塞耽誤訂單。
目前,西直河市場多數商戶都已遷往河北省香河、黃驊、易縣等承接地,重新開始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