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石材行業如何轉型升級?在產品、品牌、文化、跨界四大方面進行升級,大有可為!這是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給出的最好回答,也是他以實際行動踐行的經營之道,并用這一經營新理念在南安市水頭鎮籌建全球獨一無二的世界石材博物館。近日,劉良接受專訪時表示——
讓石材博物館奠定水頭國際地位
作為中國石材行業十大杰出人物的劉良,花了9年時間,讓“五號倉庫”一躍成為高端石材品牌的代名詞。但誰能想到,18年前,他只是一個來自山東的大學畢業生,在廈門開一家外貿公司,與粗糲的石材打交道。
現今,當中國石材行業還處在“寒冬”的時候,英良集團已感受到了“溫暖”。“英良石材”“五號倉庫”“華夏板倉”,這3個在他手里誕生的品牌,幾經變革,創造了一個個神話般的奇跡!奇跡的背后是劉良的強烈責任感和與時俱進鋼鐵般的改革意志!
在很多石材人看來,劉良是一個在中國石材行業不斷制造興奮點的企業家。他不僅是個有強烈責任感的石材人,他首次提出高端石材品牌概念,迅速在南安石材界掀起一股“造牌熱”。他還是個勇于擔當的“石僧”,正在水頭興建全球最大最全的石材博物館,奠定這個石材名城的國際地位。
“英良對石材界的借鑒意義,最重要的一點是,'五號倉庫’提升了整個中國石材的價值,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在位于南安市水頭鎮海聯創業園的英良“印象五號”,劉良接受專訪時表示。
1.要從“賣布料”轉行“賣衣服”
2008年,英良成立“五號倉庫”,開啟了石材創牌之路。4年后,“五號倉庫”不僅是奢石展示平臺,更成為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前幾年,提出要建全球獨一無二的石材博物館。作為國內石材界的后起之秀,英良的宏偉目標和夢想是什么?
劉良:從1993年大學畢業從事石材貿易,到現在橫跨礦山開采、石材銷售及加工、工程裝飾、藝術品收藏等諸多領域,24年來,一直在跟石材打交道。英良一路走來,實際上見證了中國石材產業的發展歷程。
對于未來規劃,首先要在產品上下工夫。我提出一個口號:從賣布料向賣衣服升級。3年來,英良都在探討賣布料到賣衣服的過程。過去很多年里,大部分石材人賣的是初級產品——荒料和大板。其實,我們并沒有自己的產品,只是根據客戶需求去生產。但在終端消費者眼里,沒有留下石材人的烙印。
這給石材品牌塑造帶來很大困擾。我們很難接觸到最終消費者,因為我們始終是一個做布料的,不是真正做衣服的。這么多年來,石材企業做了大量的工裝,從酒店到會所、寫字樓再到大型公共場所。在經濟新常態下,這樣的訂單正在萎縮。
后來發現,原本被冷落的家裝市場極其巨大,有6萬億。整個石材業占有率極低,只是在一些高端別墅等得到應用。進入家裝領域,就不單單是賣材料,而是跟賣燈具、家具、沙發、衛浴等產品一樣,深深地打上了石材人的烙印。
2015年,南安提出泛家居概念,為英良集團乃至南安石材行業找到了另一條出路。我們完全可以跟家具等產品一同進入千家萬戶。
泛家居為石材人打開了一扇門。我們驚奇地發現,有這么多石材產品形態可以生產。英良最近在跟一家上市櫥柜公司對接,聯手打造一款寶藏石系列,英良將研發出適用于櫥柜的飾面石材。我們也在跟中國最早定制禮服設計師之一的郭培合作,打造一款“郭培之家”產品,即現代化居家生活空間。
這便是跨界融合,個性化產品多,可以釋放過剩產能,提升石材檔次。除了專注于產品升級,品牌升級、文化升級、跨界升級,我們也會有所作為。
2.用智慧和戰略來賺錢
對石材行業的信心來源哪里?
劉良:來自于對石材行業的深刻理解。石材產業尚年輕,相較歐洲的消費市場,中國石材行業只有二三十年歷史。這條路特別短,對百年產業而言,它處于初步階段。
一方面,石材的天然屬性造就了它龐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中國市場是巨大的,需求多樣化。未來5-10年,中國石材市場將再次騰飛,因為競爭尚未進入白熱化。石材人在前20年賺的是快錢,真正要花心思做的生意,大家還沒有做。用智慧和戰略來賺錢,才剛剛開始,也就是產品升級、品牌升級、文化升級和跨界升級。
英良最早做的便是產品升級。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端到高端,從原始到數字化,至今我們一直在做,也就是從賣布料到賣衣服的升級。
在品牌升級上,起初我們把英良作為公司品牌,后來市場細分做了五號倉庫高端品牌,直至今年推出華夏板倉大理石高端品牌。一路走來,我們見證了品牌的力量。品牌不斷給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因為今后所做之事,都是為了能夠更多地接近客戶。英良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當年的品牌戰略是對的。
第三是文化升級。其他行業都在講文化,石材恰恰是最具文化的。石材是整個地球最忠實的記錄者,它有46億年的歷史,但沒有人去講這個歷史。當我給你一塊石頭時,告訴你它至少有一億年生命,那么你在消費石材產品時,不單單是它的硬度、顏色、紋理,而是它的文化。這便是我投資建設世界石材博物館的一大原因。從寫書到整體構架,再到博物館裝修,我整整花了5年挖掘石材文化。
最后是跨界升級。現在是共享經濟時代,石材企業不能悶頭苦干,現在很多做家具、瓷磚的,開始盯上石材這塊蛋糕了。所以要跨界分享,轉型升級。如果朝著這四大方向發展,石材業還可以輝煌很多年。
3.跨界聯盟可以是1+1>2
自南安提出泛家居以來,英良率先響應,并設立了首個海絲泛家居線下體驗館,再次走在前列。接下來,英良在泛家居產業發展中將如何繼續發揮引領作用?
劉良:泛家居概念的提出,順應了當下消費主流。我們都在浪費同一個渠道,家庭裝修都要找家具、賣燈、石材等銷售渠道,消費者東奔西走,投入太多精力。這完全可以由一個平臺直接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
作為泛家居首個線下體驗館,英良接待了非常多的參觀者。通過一年多的經營,我們發現,有人贊同這種做法,也有人覺得不一定那么高效。但至少讓我們看到,各行業跨界聯盟,不是簡單地堆砌,也可以是1+1>2,比如跟九牧等品牌企業合作。我們不是單純地和九牧的產品放在一起賣,而是共同研發一款產品,產品兼具2家企業的特性。像原本用陶瓷做的浴缸,也可以用石頭制作而成,水龍頭上同樣可以加上英良的寶石。
左右沙發也在跟英良做這樣的事。他們發現,用石材做的茶幾,完全能夠和沙發相搭配,相得益彰;固美金屬還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和我們合作開發了此類跨界產品。
這實際上是各個產業之間相互提升的過程,在創新中不斷助推泛家居堅定地往前走。
4.數字化讓石材電商成為可能
面對經濟新常態,近年傳統石材行業都在尋求突圍,石材電商不斷被石材人提及,并且出現了鏈石商城、買石商城等互聯網平臺,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劉良:這是一個“實體+互聯”的時代。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我們發現石材的新出路,正如上述提到石材的數字化。大家都認為石材很難放在線上賣,這是因為石材沒有實現數字化。如果實現數字化,石材同樣可以用圖片和文字表達出來。
為了鏈石商城,新東源石業確實做了大量工作,英良也跟他們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開啟全新的O2O商業模式,打造線上高端石材交易平臺。
為了實現數字化,英良啟用了2臺大板掃描儀,讓每一片大板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只要荒料進入英良,我們可以為加工后的大板提供免費掃描。完事后,不是把大板拉走了事,還會送你一個文件包,里面包含了每一片大板的清晰圖,可以放到任何一個平臺上。
雖然是嘗試階段,但一定是未來趨勢。我們堅信,未來的工廠一定是數字化工廠、市場一定會是數字化市場。
5.甘當“鯰魚”為石材貼上新符號
參觀了五號倉庫,發現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些產品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英良的發展道路,對石材產業有什么借鑒意義?
劉良:其實,五號倉庫高端產品只占英良銷售額的20%,但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因為這個品牌是為了做出廣告效應,家庭裝修時,不可能都是采用高端石材。
我們的市場定位非常清晰:五號倉庫定位高端品牌,是進入家裝市場的敲門磚;英良品牌做的是中低端產品,應用于大量工程;華夏板倉,專門把國產大理石出口到海外市場。
英良對石材界的借鑒意義,最重要的一點是,五號倉庫提升了整個中國石材的價值,這是我非常欣慰的。原先在水頭,看到的幾乎是中低端石材產品,現在不但有五號倉庫,各種“倉庫”競相涌現。
2012年,有領導建議把五號倉庫的經驗拿出來分享,當時我在想,五號倉庫做得很好,別人也不知道我賺多少錢,沒必要大肆宣傳。這位領導說:你廈門大學畢業,想不想當這條鯰魚,水頭這個市場太傳統,但水頭人學習能力強,只要樹立一個典范,很快就會掀起一股“造牌熱”。
后來我就成了這條“鯰魚”。5年來,鯰魚效應非常明顯,我已經成功地把高端符號放入石材。這是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中國石材產業還能夠往高端推一把。
海絲泛家居線下體驗中心·英良館內一角。
6.讓石材博物館成為國家級博物館
提及石材博物館,是不是這個博物館奠定了在水頭的地位,也奠定了水頭在中國乃至國際石材界的地位?
劉良:是這樣的。因為沒有人做石材博物館,沒有一個博物館可以講46億年的歷史,我這個博物館可以。我花了很多精力,從隕石開始講起,一直講到現在。
作為全球最大最全、獨一無二的石材博物館,館內將收集數百種石材珍品,每樣石材珍品集豐富藝術收藏品與奢華石材賞析為一體,力爭盡善盡美成為國家級博物館。
該博物館分為地質館、人類館、現代藝術館等幾大板塊。正因為前無古人,所以這對我來說是個巨大挑戰,我現在每天晚上都在讀書、背單詞,才能跟石材博物館的顧問交流。這些都是國際上有名的大咖。如地質學專家“阿波羅十七號”登月最后一個宇航員史密斯先生、化石專家澳大利亞國家恐龍博物館館長湯姆先生……他們對這個博物館充滿了期待。
現在博物館所有框架已經完成,進入裝修階段。之所以把它放在水頭,因為水頭是我發家的地方,我是新水頭人。而在全球石材產業中,水頭是個誕生奇跡、演繹奇跡的地方:買世界石頭,賣世界石頭,一個本身不具備豐富石料資源的地方小鎮,卻成為世界級石材生產交易中心。水頭能有今天,得益于堅持不懈、銳意創新的石材人。要真正保持水頭的國際地位,還需各同行一起努力。
來源:海絲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