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從第一屆到現在,每一屆的石博會黃明經都不曾缺席,水頭石博會十八載的點點滴滴都深深印在他的腦海里。隨著采訪的進行,黃明經漸漸打開那遙遠的記憶,帶著我們重溫那段時光,重溫石博會發展的每一步。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二十年前,1997年,為了推動水頭經濟更好的發展,政府牽頭、企業出資開始興建閩南建材第一市場。1998年,市場建成,在露天的環境里,來自全國各地的石材商在這里開始了水頭石材的第一次展銷會,黃明經便是其中的一員,對于這次的參展,他記憶猶新:“當時參展展位很小,展位上就是切幾塊板靠在墻壁上,也沒有廣告冊。”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場展銷會在后來漸漸演變成一場舉世矚目的石材盛宴。
進行了兩屆的展銷后,水頭石材的名氣漸漸響亮,社會反響良好,吸引了康利、捷成、寶成、高時、環球等知名石企入駐水頭,“這些大廠的入駐不僅帶動了小企業開始辦廠,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石材品種。石博會有了這些大企的助陣,聲勢也越來越浩大。”黃明經說道。2000年,水頭被授予“中國石材城”的美名,“水頭石材”成了一個城鎮名牌,一張地域名片。
隨著水頭石材的風生水起,每年的石博會都是國際“吸睛”焦點,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石材界的精英參展參觀,展會的規模也不斷擴大,迫切需要一個場地來裝載這一空前盛況。作為政協委員,黃明經與其他委員曾多次向市里提議在水頭建一個展館,2015年通過審批后,他與其他九名股東在政府的支持下于海聯創業園區建立了專屬于石博會的展館,2016年,第十七屆水頭石博會在新展館舉行。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從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水頭石材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與南安人的敢闖敢拼精神,更重要的是水頭自身的平臺優勢。“我們南安是建材之鄉,又有供銷大軍去往全國各地,石材在這幾十年間飛速發展,全國各地的建材市場都有南安人,現在成立的異地南安商會有69個,這是別的縣市所沒有的,是我們南安的特色也是水頭的優勢。”黃明經解釋道。
時光易老,故人不散。跟許多人一樣,黃明經既是水頭石博會發展的親歷者,也是水頭石材行業發展的見證者,他們在水頭這個小鎮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創業經歷,保留了一段又一段的石博記憶,水頭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越發熠熠生輝。
來源:海西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