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2018年對于石材行業而言是動蕩與浮沉的一年,亦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這一年各種事件頻發,對于石材人而言可謂是內外交困。石材內部,隨著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競爭加劇,引來了產能過剩的行業危機,圍繞著清庫存、去產能的任務,這一年競爭籠罩在整個行業當中,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而在外部,更是多事之年,國際貿易摩擦、環保封礦、央行收緊、地產急轉下行……外部環境分外嚴峻。
2018已經過去,2019 的春節即將臨近,新的一年,圍繞“活下來、活得久、活得好”的共同使命和目標,石材人更應對已經過去的2018做好總結。在此為大家細數2018年發生的這十件大事,在回顧與總結中,為2019的發展帶來更多鞭策,同時對未來發展態勢做好思考。
年度排行NO.1
灰主流、流通板引發競爭環境升級
隨著80、90新的消費主力出現,“高級灰”也在2018年順利蔓延至石材圈,灰色板以其性價比優勢,一躍成為市場新寵,占據了石材圈大半的流量與市場出庫量。對新中式、北歐、現代等多種流行風格,灰色板都駕馭自如,而消費主力的上位,也讓這股“灰主流”可以持續流行幾年,促使大部分商戶轉移戰場,經營灰石品種,從一個品種的同質化到一個色系的同質化將在未來爆發。
另一方面,流通市場的商戶密集也引發整個行業的競爭升級,價格戰激烈爆發,讓一些流通品種的利潤空間急劇下滑,直接導致品種價值下降,面對如此,有些石企紛紛轉移戰場,而依然有人選擇繼續堅守。把握時機的關鍵,在于每個石企能否切身出發,做好自身的定位,用可持續性的發展方式做好石材銷售,而不只是追求暫時利益。
年度排行NO.2
國際貿易形勢引發外貿變局
這一年,國際形勢也引發外貿動蕩,“雙反案”歷歷在目。在中美貿易摩擦的沖擊下,4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4.17雙反案”發布正式立案公告,并對初步調查的中國出口商發布了調查問卷。同時在9月中下旬對反傾銷進行初裁,初裁結果或將征收保證金稅率。
自案件發起,中國石材界相關企業及各商協會紛紛進入備戰狀態,聯合各方,共渡難關。11月13日,美國商務部(DOC)對進口自中國的石英臺面產品(Quartz Surface Products)做出反傾銷初裁,美國對進口自中國的石英石做出反傾銷初裁高達341.29%。此次中美石英石“雙反”,不僅僅是美國對我國石材貿易的“某種牽制”,也為中國石材企業提供了一個自我反思的機會。石企面對國際貿易的變化,不但要格外團結,積極聯盟應訴,而且也要不斷提升企業的石英石質量,不局限于某個市場,積極開拓新的外貿市場領域。
年度排行NO.3
地產忽熱忽冷,形勢依然不明
2018年,從上半年開始“人才落戶”的“搶人大戰”,到多個一二線城市開啟“搖號搶房”模式,房市一路走高;下半年“土地流拍”、“活下去”冷冷清清,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全面收緊,租購并舉在這一年逐步落地,隨之而來的是亟待破解的地產行業癥結。而對于工裝市場容量而言,最致命的是2018年的地王減少,土地流拍頻現: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8年10月,全國土地流拍數量達到758宗,其中7月、9月和10月是流拍最嚴重的月份,流拍土地均超過100宗,其中10月更是達到峰值,158宗土地流拍。2019年,隨著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構建,“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的貫徹執行,房市將迎來穩定發展的趨勢、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同時石材的工裝市場及家裝市場或將因此帶來裂變。
年度排行NO.4
央視再次聚焦石材業,水頭“石博天下”引發權威報道
繼2016辟謠“石材輻射論”后,南安石材業在今年石博會期間引來央視報道。在今年的水頭石博會期間,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組來到了水頭,先后拍攝第十九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第五屆海西(國際)石材荒料交易會盛況以及海西石材城的規模情況。此次拍攝,不僅在于展示水頭石材行業的發展,呈現水頭石材的加工工藝,同時也宣傳了水頭作為世界石材交易中心的作用。
年度排行NO.5
廣告牌整治引發傳播環境裂變
2018年10月,水頭濱海大道上“最貴”“最快”的廣告牌轟然倒地。價值10萬余元廣告牌,昨晚立今日便被拆除,此事引發了石材人的廣泛討論。其實早在2018年初,水頭就因為城鎮優化等要求,開展大范圍的戶外廣告整治行動。隨著林立的廣告牌一個個在水頭暗淡下去,行業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石企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傳播渠道,傳統媒體、互聯網等平臺的比重也在不斷加大。
年度排行NO.6
展會參展熱度消退
這一年,展會作為石企開拓市場的重要一環,依然占據著一席之地。除了傳統展會以外,各地的石材展也如雨后春筍般開放,而伴隨這些新展會的出現,石材人的參展熱情卻變得有點低落。密集的展會計劃,讓石材人人對于展會有了重新的認識和精準的參與定位,展會經濟也在這其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觀”比“展”多似乎成為一種新的常態,更有個別傳統展會發出低迷的信號。在這樣的背景下,3月份“第十八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11月份的“第十九屆中國(南安)水頭石材博覽會”以及“2018廣州設計周”在這一年脫穎而出,成為了國內的三大重大展會,引發石企參與熱潮。我們依稀記得每一次參展的期許與收獲客商的歡顏,每一次的展會效益,都能為我們撥開密云看見一絲曙光。
年度排行NO.7
清庫存搭上“促銷活動”的列車
這一年,“石材促銷”的迷霧縈繞在整個行業,“去庫存”成為了我們的共同挑戰。自五月新龍石業“超級品牌日”、六月弘一石業“6.26購石節”開始,新型促銷模式便在石材圈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走訪各個大板市場,依然可以發現鋪天蓋地的石材促銷,特別接近年關之時,各類大板的滿減活動更是大范圍涌現。毋庸置疑,促銷是促進產品銷量的手段之一,這同樣也適用于石材圈。石企也在此過程漸漸融入營銷方式和自身元素,炮制出一場場有營銷維度與情懷的石材促銷。
年度排行NO.8
為石發聲,石材人群起,再為“輻射論”辟謠
歷來,石材的輻射論一直受到設計師、采購商以及消費者的誤解,可以說石材的輻射論也是阻擋石材進軍家裝的“絆腳石”。以“回家”為主題的2018廣州設計周歡迎家宴的舉辦現場,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應邀參加。面對設計師主力群體,“石癡”劉良在現場為“石”發聲,不僅是為石材的天然性、無輻射、環保的特點發聲,更是為石材行業正名,使廣大設計師對于石材擁有更多的認知,碰撞無限的設計可能。而在公歷2019年1月,外界又開始對石材輻射論進行造謠,石材圈再次表現出團結的力量,為“輻射論”開展新一輪的辟謠行動。
年度排行NO.9
智能制造產業升級
這一年,被譽為機械暨輔料產業的智造“元年”,依托水頭石材產業集群優勢,作為推動其發展的配套部分,在用工荒、人才荒的背景下,石材機械暨輔料行業不僅以智能制造出發,為石材生產加工省時省力,研發出一系列的智能化機械暨輔料產品,更以抱團之勢在11月6日成立了行業首個專業型的產業聯合會。而在石博會舉辦的第二天,中民石材產業集團發起石材“智能制造”戰略聯盟正式啟動,多家知名石企參與其中,對石材智能制造的決心與行動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與新時代的科技實現順利接軌。
年度排行NO.10
水頭區域優勢明顯,架子位再次升溫
這一年,在生意陰云的籠罩下,大板市場不減反增,一年的時間內,大板市場凈增數十家之多,架子位也一路劇增。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不管是老牌大板市場還是新銳大板市場,逼迫著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定位。商戶的商業運作也開始變得成熟,選擇“多市場設點”的石企越來越多。規模的增長雖對產業帶來一定的產能過剩影響,但產業集中也讓水頭的“世界石都”名片更加閃亮,引發更多的甲方業主、采購者、工程商及終端消費者矚目水頭。
來源:海絲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