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成熔興、通訊員黃伯濤)12月3日,“雙碳”背景下建材行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在武漢召開。會上新發布的花崗巖切割尾料(俗稱“鋸泥”)應用技術,可將原狀濕鋸泥作為原材料應用于混凝土生產,如在武漢混凝土行業推廣應用,預計一年可消耗鋸泥污染600萬噸,并幫助建材行業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鋸泥”是指石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割尾料,是石粉和水的混合物,具有質地細、高含水、高粘性等特點,難以處理且存量巨大,目前只能集中回收堆積處理。在“中國花崗巖之鄉”——湖北麻城,未消耗的花崗巖鋸泥儲量達到3000萬噸,且每年還以600萬噸的速度增長。“鋸泥”堆積如山,對當地生態環保工作造成壓力,亟需“變廢為寶”的新技術。
為此,武漢市建筑節能辦公室、湖北大學、武漢盛大長青建材有限公司成立聯合課題組,對麻城原狀濕“鋸泥”進行了一系列檢測和應用實驗,驗證了將原狀濕“鋸泥”作為原材料應用于混凝土生產的可行性,實現了將其應用于混凝土生產技術的突破,已編制了基于該技術應用的企業標準1項,申請專利4項。
這一技術成果既解決石材切割尾料固廢難消耗的問題,又有效降低了建材行業的碳排放量,目前已通過了湖北技術交易所的科技成果評價,評審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科技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進一步加大推廣應用。據預測,如將“鋸泥”固廢在湖北省混凝土行業推廣應用,預計一年可消耗鋸泥1000萬噸,降低碳排放760萬噸,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武漢市建筑節能辦公室副主任江進發表示,建材行業是我國碳減排任務最重的行業之一,國家明確提出要加強固廢綜合利用,提高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和綜合利用率,鼓勵建材企業使用工業廢渣、尾礦渣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等低碳建材產品研發應用。“盛大長青研發的花崗巖切割尾料應用技術,對于深挖預拌混凝土減耗降碳潛力有著重要意義。”
據介紹,本次論壇由武漢市建筑節能辦公室主辦,武漢盛大長青建材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固廢處置與資源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祥博士、武漢大學梁文泉教授、武漢理工大學水中和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廖利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倪文教授、北京新奧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馬雪英總工程師、武漢盛大長青建材有限公司花崗巖切割尾料資源化利用項目負責人胡亮等七位專家學者分別做主旨報告。各位專家從不同角度,深入闡釋了固廢綜合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固廢在建材行業資源化利用的巨大潛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