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良石材CEO齊飛
走進英良石材的“五號倉庫”,仿佛進入了一個大自然藝術奇跡的博物館,半寶石系列、化石系列、水晶系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不同的礦石糅合在一起,經過簡單的切割打磨后,便展現出了令人贊嘆的線條和圖案,有的甚至能與畢加索的畫作相媲美,完全顛覆了一般人對石材的印象。
“我們要把石材也做成奢侈品,打造石材業(yè)的第一個奢侈品品牌。”英良石材CEO齊飛所說的這個石材奢侈品牌,便是“五號倉庫”。它既是一個真實存放石材的地方,又是一個品牌的符號,里面珍藏著英良從世界各地收集而來的奇特而又稀有的大理石板,最便宜的一平方米兩千元左右,最貴的一平方米標價一萬七!就產品價格而言,“五號倉庫”確實無愧于石材業(yè)奢侈品之稱。
英良石材在1999年建立之初,只是一家以石材荒料貿易為主的公司,2000年接觸工程項目后才開始建設自己的加工廠,到如今英良已是集礦山、荒料、工廠、工程為一體的大型石材企業(yè),在北京、上海、福建、青島等地共擁有7個工廠,并一直致力于產品品種的多樣化開發(fā),擁有500多種大理石產品。
“國內各行業(yè)跟風模仿的情況都挺嚴重的,石材業(yè)也一樣,當我們的產品有了一定口碑后,就開始出現不少的跟風企業(yè)。”齊飛說,那時感覺就好像被人包圍一樣,企業(yè)現有的優(yōu)勢已經無法凸顯出來。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五號倉庫”在3年前“被市場逼了出來”。“既然品種豐富還不夠,那我們就把世界上最好的石頭都收藏一部分,把品種的差異化做得極致。”齊飛說,定好了方向之后,公司就聘請了一批人在全世界找稀有的石材,然后再集中到“五號倉庫”中,“我們不敢說里面收藏的石材別人沒有,但絕對是品種最多的。”
做稀有石材的門檻很高,不僅在于石材本身的價格,還因為它的風險性。一塊大理石可能確實很稀有,但若市場上沒人喜歡,就等于高價買回了一堆庫存。“這個市場就是這樣,你進的貨越多,品種越豐富,人家就越信任你,越會跟你買;你如果只買了幾片放在那里,就給人一種不專業(yè)的感覺,買的時候自然也就多了很多顧慮。”齊飛說,如今單南安水頭的“五號倉庫”便收藏了230多種稀有或奇特的大理石,總價值有五千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