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從這周起亞洲市場播出一則30秒的商業廣告,內容是宣傳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制造”產品其實也是世界上各個貿易體共同分工協作、盈利共享的事實。廣告片由中國商務部會同4家中國行業協會共同委托制作,被認為是中國政府的首個品牌宣傳活動。
除了在亞洲播出外,接下來還計劃在包括北美、歐洲等中國的主要貿易對象地區播出。這一廣告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對于商務部啟動“中國制造”海外宣傳一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石耀東博士認為是好事。石耀東說:“商務部這一行為,體現了我國政府的一種戰略關切,展現了中國制造的軟實力。”提到“中國制造”,不免讓人聯想到近年來頻繁發生的中國制造事件,尤其是近期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石膏板事件”。
美國媒體的中國石膏板“有毒”論調令中國企業聲譽受損
事件始于2008年下半年。美國媒體突然集中報道,不少美國居民因使用中國產石膏板,不僅屋內出現臭雞蛋氣味,金屬用品遭到腐蝕,而且人體健康也受到損害,一些人出現流鼻血、頭疼等癥狀。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宣稱,已接到2100多宗針對中國石膏板的質量投訴。一些美國房主甚至提起法律訴訟,要求中國企業給予賠償。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為此正在進行歷史上最大的調查活動。
2009年5月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和美國環保署發布檢測報告表明:雖然在含硫氣體方面,中國石膏板含量略高于非中國產石膏板,但在甲醛和乙醛方面,中國產或美國產石膏板都存在相關物質。
2009年11月,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再次公布檢測報告,報告發現有問題的中國石膏板和美國受害家庭的電器腐蝕現象有“關聯”,但是有害物質含量指標是比較低的,并沒有超出美國的石膏板產品標準規范。另外報告還承認暫時還無法證實中國石膏板和健康問題的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報告公布后,美國相關媒體的鋪天蓋地的報道中并沒有“沒有超出標準規范”和“與健康問題無關聯”的字眼。通篇都是在強調“關聯”。
在還缺乏足夠的證據情況下,美國方面指稱中國石膏板“有毒”,不斷將中國石膏板“污名化”甚至“妖魔化”的輿論傾向,已損害了中國產品的信譽,使中國企業蒙受了損失。但迄今為止,美國方面仍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中國石膏板應當受到如此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