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近日,環保部,發改委,以及工信部等共同引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重點整治城市的環境問題。力爭到2018年這些城市的PM2.5濃度比下降到15%以上,重污染天氣得到治理。
這項政策看似是整治環保問題,其實則是最嚴的“停工令”,隨著這項政策的出臺,不少地區的企業停工,在外打工的不少農民工被迫返鄉!
此次最嚴“停產停工令”主要涉及到的行業:
1)鋼鐵業
2)有色業
3)水泥業
4)建材業
5)造紙業
6)建筑業
此次最嚴“停產停工令”波及多個省份,以下幾個為重點省市:
1)北京市
2)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山東省
6)河南省
這些行業的工作要么危險系數較高,要么比較臟比較累,其企業員工大多也都是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此次停產后,不少農民工被迫返鄉,一旦失業也就意味著一家老小的生活可能就沒有了保障。
對此,不少的工人深表擔憂:廠子關停了,不知道老百姓的明天會是啥樣,孩子上學,老人撫養,甚至基本的溫飽怎么解決呢?
這樣治理下去,社會更加混亂,關閉了多少工廠,企業,下崗了多少工人!但是又有哪一級政府、部門想過他們的生活怎么辦?!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熱論:
@小吳:十年打拼一場夢,一朝環保兩手空!
@福如東海:擁護節能減排的限令,但是反對運動式的“一刀切”,不能為了報告中的關?!靶?、散、亂、污”企業多少家,而置民生于不顧,對于不生產廢氣,廢水的行業,要區別對待,人性化的、設身處地的為民眾著想,為企業負責,盡量不關停環評達標的企業,畢竟人還要吃飯!!
@冬天的雪:檢查停工,讓我農民工吃什么?
@下雨的秋:整改停工,何時復工,未來還要如何繼續?
最后,小編想說的是,環境污染治理是個長時間的攻堅戰,就拿倫敦的治理霧霾時間來講,整個治理周期達到28年,德國治霾用了30年,日本治理空氣污染,前后也花掉了30年左右時間,而洛杉磯空氣達到潔凈標準,更是超過60年的時間!如何能在民生與環境治理中找到平衡點,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環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于求成,最后會適得其反!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