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濟南長清木魚石風光不在
木魚石產于山東省濟南長清的饅頭山周圍,距今有5.5億-5.8億年,是中國稀有的礦產資源。當地村民自豪地說:“多年之前,村里家家戶戶都養豬,村里的農民用這種紅色石頭做成豬槽日久卻不酸敗,用它建造房屋不易損壞,更有從老一輩兒的村民口中聽說,長清的一位書法家用這種石頭做成的硯臺從不臭墨,大家都覺得這種石頭特別神奇,后來經村里書記帶著這種石材去有關部門檢驗,才得知它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上個世紀90年代起,開發加工木魚石的相關行業在長清迅速崛起,同時也為當地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當時,一套木魚石茶具能賣到上千元,茶杯也能賣到幾百元,以木魚石為原材料的各種產品逐漸為人們所青睞,成為過節禮品選擇、贈送好友以及游客紀念品的首選,當地很多村民也因此發家致富。珍貴的木魚石為長清的發展唱響了一曲繁榮之歌。
紅火的市場前景讓一些不法商家從泰安東平、濟南平陰以及外省等地運來類似紅色的礦石進行加工,渾水摸魚以木魚石的市場價銷售,以假代真,因此嚴重削弱了木魚石的口碑和銷量,以前能賣到幾百元一個的茶杯現在只能賣到幾十元,由于惡性競爭,價格直線下滑,很多加工木魚石的廠家日子都不好過,相繼倒閉或瀕臨倒閉。
而如今,木魚石礦也已封閉,山體盜采痕跡斑斑。曾經名噪一時的木魚石變得鮮少有人問津,珍貴的木魚石前景在哪里?
一位從事幾十年木魚石加工的業戶告訴記者,近年假冒木魚石的情況很多,大多是從東平等地拉來的石頭冒充的。“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礦山基本被封住了,沒有什么石料出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加工的石頭在?”他現場拿起電話,當面給“山里的人”打了電話:“長清這邊×××買過你們石頭嗎?從你們這里走過料子嗎?沒有吧?就是,你們沒有賣給過他,他們怎么還會有那么多存貨?”這位先生告訴記者,他家里的石頭是幾年前封礦之前存儲下來的,地里埋著的都是,但是他還是舍不得挖出來用,現在行情不好,賣不上價。“那些假冒的也就是一噸七八百元,可是好的正宗原料都是4000多元一噸,你說差距得多大?怎么會賣給人家假冒的呢?”
在張夏,曾經的木魚石城已經風光不再。很多業戶已經不再經營木魚石,改成了做泰山玉生意。雖然同是出在長清的寶貴資源,但是境況卻差距極大。泰山玉處在節節上升的市場態勢,而木魚石卻難現當年風光。
長清工商局商標廣告科張濤表示,現今也有木魚石協會,但是協會一是規模小,二是目前所起到的作用還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協會功能,真正的協會應該可以控制產品質量,提升產品工藝,還應包括擴大銷售渠道等。家庭式小作坊,對硬性條件的不重視,外加中國木魚石城包括木魚石的價格、品譽,給當地木魚石帶來很大的沖擊。另外,在長清木魚石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的問題上,首先是申請材料缺失,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地理標志是一個地區所特有的公共資源,而不是被某個企業或者組織個人擁有的。申請地理標志是對木魚石的保護,而非占有、宣示主導權。
從長清質檢局了解到,現階段對于木魚石的鑒定沒有具體的標準,并且沒有統一的品牌,不利于木魚石產品知名度的提高。此外,在品牌建立上,濰坊昌樂木魚石已經先一步申請專利,獲得品牌批準,長清木魚石的品牌發展任重道遠。記者還從長清國土局了解到,當下木魚石成品無設計無創新,沒有深度發掘其價值所在,并且到目前為止沒有統一的鑒定標準,所以市場上常有假貨充斥,對木魚石品牌建立造成一定的影響。再者其浪費破壞現象嚴重,本著保護是為了更好地開發的原則,對長清木魚石礦采取封礦保護措施,至于下一步木魚石礦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