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走進水頭,放眼望去,一塊塊大板閃閃發光,映射出了水頭的繁華盛景。可藏在大板背后,又有多少大板姑娘在默默地付出呢?美人綽約輕盈,常常一個朦朧身影就讓人魂牽夢縈,正因為她們,冷冰冰的石頭多了幾分靈氣……
一直以來,各大石材市場作為水頭石博會分展館,共同展示著水頭“石都”的風采。走進這些石材市場,尋找美麗的大板姑娘,推出水頭大板姑娘系列報道,為水頭大板“代言”。
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卸下工作的重擔,鄭曉婷瞬間化身為文藝女青年,這個在客戶面前親切大方的姑娘,私底下也有著屬于自己的詩意和情懷。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似少年,她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打拼著,在心中時刻保持著對未來的向往和憧憬,像少年般純潔美好,如同一朵在夏日里肆意綻放的花朵,柔美中又蘊藏著一股韌性。
大學時,鄭曉婷學習的是人力資源專業,但畢業后的她并沒有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而是做起了大板銷售。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職業,作為職場新手,她想通過大板銷售員這份職業接觸到更多的人,學到更多的知識。經過一年的沉淀,鄭曉婷早已對日日接觸的大板熟悉之至;在與客戶的溝通上,她也已戰勝羞怯的心理,不論是大老板,還是普通人,她都能應對自如,暢談言歡。
對于自己的成長,鄭曉婷歸功于公司的培養,她介紹道,英良石材除了日常的公司培訓,還有團隊的拓展訓練,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加強員工自身的素質。從象牙塔到社會,鄭曉婷一直努力適應轉變,只為成為更好的自己。
業余時間,鄭曉婷還經常閱讀各類書籍來充實自己,同時也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盈。談及書籍,她表示最喜歡張愛玲的小說和楊絳先生的散文,和所有同齡的女孩一樣,她也擁有詩一樣的浪漫情懷:“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星光爛漫了年華,月色侵染了青春。大學時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來一場畢業旅行,與青春好好的告別。如今,已經工作一年的鄭曉婷,想利用年假的機會去一趟麗江,斑駁的青石板路、歷史感厚重的街巷以及夜晚風格各異的酒吧,古老和現代完美融合,構成了麗江獨特的風景,而這一切,早已讓她心馳神往。
以一顆平常心,沐浴陽光,恣意生活,這是鄭曉婷的生活理念。對于未來,她坦言,自己沒有過多的追求,認真工作,開心生活就足夠了。“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這是楊絳寫在《一百歲感言》里的一段話,鄭曉婷發自內心地認同。
這,就是鄭曉婷,如夏花般綻放絢麗之美的大板姑娘。
初見張紅霞,年輕活力、氣場十足,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透著一股北方女孩的腔調。原來,張紅霞來自山東棗莊,大學畢業后,機緣巧合來到這座南方石材小鎮——水頭,經朋友介紹,結緣英良石業。
入職四載,張紅霞對于大板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了然于心。不論是對接客戶,還是工作匯報,對于她而言已然是家常便飯,信手拈來。四年的時間,張紅霞從一個普通的大板銷售員成長為大板銷售經理,工作能力呈直線上升,對此她笑稱,這都要歸功于英良的“劉總”:“我們劉總一點也沒有老板的架子,經常親自為我們講解工作,傳授大板銷售經驗,包括他對大板市場的一些見解和想法。我非常感謝他一直以來的耐心指導。”
“夢不止說說而已,要付出實際的行動才能收獲最美的景致。”因為從小喜歡和人打交道,張紅霞一直有著銷售夢。如今,她正一步步地向夢想靠近。褪去了往昔的稚氣,她蝶變成可以獨擋一面的成熟的大板姑娘,遇事不急不躁,做事細膩穩妥。這一路,正是因為不斷追隨夢想,她才以今天的姿態站在英良五號倉庫。
當忙完一天的工作,張紅霞終于有時間靜下來,享受這完全屬于自己的時光。每每此時,她喜歡窩在柔軟的沙發里,身邊放著一杯略帶苦澀的咖啡,手里捧著一本喜歡的書籍,不急不慢地看上幾頁。“人在每一個階段,都要盡可能地去閱讀相關的書籍,通過書籍來沉淀自身,如此一來,對事情的態度和做法會更加有條理性。”每月兩本的閱讀量,是張紅霞一直保持的習慣。“時時想到可能會被別人超越,才會用雙倍的時間和精力去超越別人。”這是她最喜歡的書籍《穆斯林的葬禮》中的一句話,她常常以此來激勵自己。
水頭地處沿海地區,與臺灣只有一海之隔,而彼岸那頭的寶島,正是張紅霞心馳神往之地。身未動,心已遠。閩南古厝、西式洋樓、水晶纜車、墾丁的公路、漁人碼頭的日落……每一處的美景,都讓她心動不已。
讓我們祝福這位北方姑娘,在南方的土地上,演繹更加精彩的故事,活出更加驚艷的人生。
來源:海絲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