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巴林石 隸屬葉臘石,石質細潤,通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巴林福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巴林石中雞血石 ,有“草原瑰寶”之美譽,該石溫潤脆爽,軟硬適中,宜于鐫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賞之余,不禁產生豐富的遐想,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稱巴林極品石是集“壽山田黃”之尊,溶“昌化雞血石”之艷,蘊“青田封門青”之雅的印壇奇葩,其評價正可為巴林石之寫照。
主要成分:
根據地質學家介紹,巴林石是富含硅、鋁元素的流紋巖,受到火山熱液蝕變作用而發生高嶺石化形成的。巴林石在成礦晚期,一些硫化物和其他礦物質沿高嶺石的裂隙貫穿,或斑布、浸染,因而擴大了高嶺石的品種數量。另外,除了硅和鋁,鈣、鎂、硫、鉀、鈉、錳、鐵、鈦等元素的存在和比例上的變化,也造就了巴林石豐富的色彩。如鐵元素較多的會使石頭呈黃、紅色,錳元素的侵入,就出現了石中有水草花的現象,鋁元素多了,石材就會呈現灰色和白色。
種類劃分:
巴林石分福黃石、雞血石、彩石、凍石四大類。有朱紅、橙、黃、紫、白、灰、黑色;有不透明、微透明。巴林石呈塊狀。細膩潤滑,晶瑩如玉,是名貴的石雕材料。巴林石雕 最善于塑造鳥羽、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是一石一題雕刻而成。巴林石刻出的雞血圖章,被行家們稱作是各類印章中的珍品。
形態特征:
巴林石質細膩,溫潤柔和,透明度較高,硬度卻比壽山石、青田石 、昌化石軟,宜于治印或雕刻精細工藝品,為上乘石料,稍顯不足的是色素成分不夠穩定,比如雞血石,巴林雞血石較易氧化、褪色,尤其是在陽光和紫外線的照射下,汞極易分解,半年后,平均有60%的雞血石都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現象。再細看兩者的質地,巴林石多花紋,昌化較純粹。所以也有同行稱贊兩者是“南血北地”(巴林石地子好),各有千秋。
它是藏品中之珍品。多次在國內參展,譽滿南北東西,從港澳地區,到東南亞各國,從歐美到東瀛,幾乎傳遍世界,名揚四海。巴林石在出口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以來,一直受到世人矚目。1979年在美國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展覽中,有7件巴林石展品,備受青睞。巴林石作為石文化,內涵豐富,它不僅涵蓋著赤峰地區遠古文明的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蘊,而且將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寫下重重的一抹。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采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巴林福黃石
與壽山田黃石 不分伯仲,被稱為“姊妹石”,其石質地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鳳毛麟角,珍貴至極,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巴林雞血石
是巴林石中的極品,歷來就有“世界雞血石在中國,中國雞血石在巴林”的說法。其石質地溫潤堅實,石上斑斑血跡聚散有致,紅光照人,猶如紅霞映月,錦上添花。新近開采大塊雞血石,其色彩對比強烈,光彩可人,分外奪目。其大小為國內最大,被稱為“中國雞血石王”。
巴林彩石
其彩色圖案以天然見長,色彩艷麗多姿,紋理惟妙惟肖,美麗奇妙。巴林彩石上絢麗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畫面,鬼斧神工地表現了大自然的奧妙。國內唯巴林盛產彩石,實屬獨一無二。
巴林凍石
石質細潤,同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其彩霞凍石更為珍貴,潔白透明,肌體中所滲之云霞狀紅色紋理變化無窮,猶如一幅旭日噴薄,紅霞漫天的水彩畫,絕非他石之匹敵。
鑒別方法
鑒別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種方法:
摸:即通過觸摸石表面來體會手的感覺,感覺石的潤滑程度。
刻:即用器物對石頭進行刻劃來測試石的硬度及石性。
看:即用目測和鏡測來鑒定石的結構和紋理。
辨:即相互對比辨別好壞和真偽。
鑒別內容
質地鑒別:主要鑒別質地的純凈細膩程度和完整性。
光澤鑒別:主要鑒別石的光潤程度,觀察其肌理、光澤、溫潤和清晰程度。
顏色鑒別:主要鑒別顏色純正程度,色澤自然性和層次的分明程度。
意蘊分析:觀看石畫面,分析意境,品評石中蘊藏的深刻的文化內涵。
雞血石 品等與鑒定
雞血石品質高低,以地子、血色區分。地子,即質地,有凍石、普通石、煉石(灰白軟石或硬石)數類,以凍石最佳。其色有白、粉、黃、灰、綠、黑等顏色,以白如玉的羊脂凍地為上,烏凍次之,綠地最下。血色以米砂的多少、形態、鮮艷度而分。色有鮮紅、正紅、深紅、紫紅等,形有片紅、 條紅、斑紅、霞紅等。一般以血多、色鮮、形美者為佳。而血質浮薄飄散者則往往是易退色之下品。
雞血石的好壞,首觀雞血顏色是否紅,質地透明的程度,缺陷的多寡,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進行鑒定的方法。
血色鑒定
1、顏色:雞血顏色大類可分為鮮紅、大紅和暗紅。鮮紅為上品,大紅次之,暗紅最差。
2、血形:雞血血形依次可分為塊血、條血、云霧血及點血等。時有兩種以上血形自然結合在一起,此時則依以那一種血形為主,而定其血形。如血形有獨特的地方,則常因其獨特而使價值倍增。
3、血量:指雞血部分與成品石質的百分比。大于30%者即為高檔品,大于50%者為珍品,大于70%者則為絕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質不佳,則其檔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為印石者,除血售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種,以六面血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為中品,一面血者則為最次。這是鑒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4、濃度:指依雞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為濃、清、散三級,以濃血為貴,散血則如雞血水稀釋,而影響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