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專業門戶網站
本報訊(文/圖 記者 黃文水)歷經了600多年風雨,石塔以傾斜的姿態挺立在同安的山巔,越來越傾斜,讓人擔心某一天它會倒下。就是這樣一座斜塔,令同安新民鎮禾山村村民嘖嘖稱奇。石塔為何發生傾斜?至今沒有結論。
昨日,本報新聞搜客耿瀚向記者報料,在位于同安新民鎮禾山村西面的慈云巖,有一座豪山石佛塔,與別的石塔不同的是,這座石佛塔雖明顯傾斜,卻屹立不倒。
記者趕到慈云巖看到,石塔古老滄桑,向東傾斜,一側已成弧形,搖搖欲墜。當地的村民說,石塔保持這樣的姿勢至少60年了。
新聞搜客耿瀚同時是一名文史工作者,他說,經現場勘查,石塔現僅存三層,通高7.1米,塔底層為條石砌成的方形空心室,內高3米,邊長3.5米,朝西設拱門,底層其上的第二層平面為八邊形塔身,八個側面上下均有凸棱,其上環鐫“皇明永固佛法興隆”八字。八條棱邊均為竹節狀石雕。第三層塔身立于八棱敞口喇叭形底座,由六塊弧瓣花崗巖構成,六棱呈腰鼓狀,每面浮雕坐蓮佛像一龕,石塔頂蓋作八角形起翹。根據塔身記載,石佛塔建于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至今600多年了,1984年其被公布為同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說,豪山石佛塔造型奇特,年代久遠,在廈門地區的石塔中絕無僅有,同時,與一般的葫蘆塔剎不同,豪山石佛塔的塔剎是石佛,這在現存的佛教石塔中首次見到。
【斜塔成因】
慈云巖住持釋志儀:根據當地村民流傳的說法,在上個世紀4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一架飛機從山頂掠過,機身碰到了石塔,導致石塔失去平衡。
同安文史界人士:在塔的上方還應該有釋迦石佛像塔剎,且石塔所在的山也叫石佛山,不過,在上個世紀50年代左右,石佛像被人偷走。用于鎮塔的塔剎被偷,導致石塔重心不穩。
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可能與地基沉降或自然災害有關。
還有人認為:石佛塔的傾斜與附近的礦山有關,由于禾山村盛產石頭,與石佛塔相距僅幾百米遠就有大量的石礦,經常開山炸石,震動導致石塔傾斜。